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16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458篇
基础科学   206篇
  702篇
综合类   1845篇
农作物   424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538篇
园艺   382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福建黄兔繁殖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310只母兔的繁殖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期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及活仔窝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0.350*和-0.515头4胎内母兔,胎次对产仔性能无影响,对母兔泌乳性能有一定影响。同样条件下胎次增加。泌乳性能提高,第3胎较第2胎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沪油杂1号(原编号SH-19)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雄性不育系20118A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118A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RfRf,临保系的基因型为aabbrfrf,恢复系的基因型为AA__或__BB__.沪油杂1号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62%,硫甙含量24.23μmol/g.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3.3kg/hm2,比双高对照汇油50增产11.9%,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3.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4.0kg/hm2,分别比对照汇油50增产33.6%,比对照沪油15增产15.9%.  相似文献   
4.
In this research, five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such as Dayilu were selected to do experiment of salt-resistance, combining fixed plots test with typical plot investigation, measur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as main indicators. The experiments of main cultural technology were done on Nitraria sibirica in 4 types of site preparation, 3 types of planting, 3 designs for planting density. The Nitraria sibirica experiments for the effects of curbing salt and improving soil were done by testing soil nutrients, salt content,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s focal points in typical site of 3-4 years woo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aria sibirica could survive well with soil salt content of 0.6%, and that survival rate declined distinctively as soil salt content exceeded 0.8%. However, high soil salt content did not influence growth in the year of planting.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alt-tolerance among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Dayilu was the best on salt-tolerance, the other 4 pro  相似文献   
5.
根据2603a有史记载以来黄河河道变迁和春秋以来东平湖演变历史,本文提出我国中央山系东段碰撞和松弛导致的地势上升和下降是影响黄河河道变迁和东平湖演变的重要因素。山系碰撞上升造成黄河河道向北西迁移,东平湖湿地北漫;山系松弛下降导致黄河河道向东南迁移,东平湖南泛。  相似文献   
6.
夏海黄三元杂种牛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分析了夏海黄三元杂交后代(公牛34头,母牛37头)与豫北黄牛及海黄F1初生-24月龄体尺与体重均较豫北黄牛有较大幅度提高,较海黄F1提高明显,利用夏海黄三元杂交发展肉牛生产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胡萝卜黄色突变体的遗传及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胡萝卜‘新黑田五寸’品种的高世代自交系中发现了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突变体。遗传分析证明该黄色突变性状为单基因隐性遗传, 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黄色突变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仅为正常株的29.3% ~50.1% , 且黄色不受温度光照等环境的影响。黄色突变体( yelyel) 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量明显少于正常株系( YELYEL ) , 但在等位基因杂合时( YELyel) 与正常株系的生长量、产量和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宿主域扩大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杂交型病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的解链酶基因DNA和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AutographacalifonicaMultipleNuclearPolyhedrosisVirus,AcMNPV)的基因组DNA共转染到秋粘虫细胞系Sf 2 1,经过累代的筛选获得既能感染家蚕细胞 ,又能感染秋粘虫细胞的宿主域扩大的杂交型病毒HyNPV。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阜新杂交沙棘来源及从优树中选育出的有发展前途的7个优良类型。这些杂交沙棘在没有土、肥、水管理的条件下,经1999~2002年连续干旱,虽然严重影响生长和果实产量,但是却能生存下来并有一些产量,而附近两片中国沙棘到2003年已有95%的植株死亡;在虫害方面,杂交沙棘虽然也遭木蠹蛾为害,但为害的速度比中国沙棘慢得多,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缺氧对甘蓝型黄籽与黑籽油菜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随机选取甘蓝型黄籽、黑籽油菜各20个品系,将萌发中的种子进行淹水缺氧处理,观察黄籽、黑籽品系耐湿性表现.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相对成苗率、相对苗高、相对苗重、活力指数低于黑籽油菜,单位电导率高于黑籽油菜.无论是黄籽油菜还是黑籽油菜,品种间的耐湿性差异都很大.电导率与活力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可用来快速筛选油菜耐湿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