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离并测定了大豆中异黄酮各组分含量,建立了快速、有效的分离、检测异黄酮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异黄酮的最适提取时间是2-3hr;最适检测波长为260n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样品Daidzin和Genistin作为异黄酮的检测标准是准确的;提取和检测温度对异黄酮组合含量有很大影响,在80℃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丙二酰基结合体可水解为相应的甙或甙元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玉屏风超微粉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浆法测定了玉屏风超微粉和玉屏风散剂在人工胃液中的溶出率,绘制累积溶出率曲线。结果表明,玉屏风超微粉和散剂散剂的累积溶出率在5 min时迅速达到73%以上。超微粉和散剂的最快溶出时间段分别为0~2 h和0~6 h,最后都在16 h达到溶出平衡,最高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0.36%和77.51%。玉屏风超微粉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溶出速度快,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于散剂。  相似文献   
3.
宋向东  张之鑫  王巍巍  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97-4498,4502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浓度80%甲醇提取,而后100℃水解;色谱分离使用反相C18分析柱二元高压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5min),柱温40℃;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0nm;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采用Origin6.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准确、可靠;通过对85份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的异黄酮含量测定,初步明确了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的特点及范围,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幅为2.29~4.89mg/g,平均含量为3.36mg/g,含量超过4mg/g的大豆品系5份;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较高,培育高异黄酮含量和高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酸和间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用三氟化硼乙醚作溶剂和催化剂,在超声波辐射下"一锅法"合成了7-羟基异黄酮(2),产率92.5%,然后将其在DMF/丙酮的混合溶剂中,以碳酸钾为缩合剂,在超声波辐射下与1,3-二溴丙烷反应合成7-(3-溴丙氧基)异黄酮(3),产率78.6%,其结构通过1HNMR和13CNMR进行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便、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以每千克岷山红三叶种子接种16g根瘤菌效果较好。接种根瘤菌的方式、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以拌种和不施氮肥效果较好。综合根瘤菌梯度、接种方式和氮肥梯度对岷山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A2B2C1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技术回收大豆乳清中的异黄酮和低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用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方法回收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大豆异黄酮和低聚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树脂及活性碳吸附饱和曲线,研究了异黄酮和低聚糖的洗脱条件,建立了该法处理大豆乳清废水回收大豆异黄酮和精制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处理1t废水,约可回收40%的大豆异黄酮130g,精制大豆低聚糖浆9kg,并将乳清废水的COD和BOD分别由13600和7800降至960和340。本法处理乳清废水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苷元型大豆异黄酮对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母羊氧化应激、乳中免疫球蛋白和羔羊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33只年龄、体重、胎次相近的妊娠100 d的崇明白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0组,11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T1组,9只)和30 mg/kg(T2组,13只)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结果表明:T1和T2组母羊的窝产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窝日增重显著高于C0组(P0.05);分娩当日,T2组母羊血清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低于C0和T1组(P0.05);与T1和T2组相比,C0组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最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低(P0.05),3组间丙二醛(MDA)无显著差异(P0.05);在泌乳21 d,T2组母羊血清中H_2O_2含量显著低于C0和T1组(P0.05);与C0和T2组相比,T1组血清中T-SOD活性最高(P0.05),3组的T-AOC和MDA无显著差异(P0.05);T1和T2组初乳中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显著高于C0组(P0.05)。结果提示,在妊娠后期及泌乳期母羊饲粮中添加苷元型大豆异黄酮可有效减缓母羊的氧化损伤,提高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羔羊生长发育,且添加量以30 mg/kg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吴建章  刘忠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98-17800
利用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功能性食品纳豆中含有的异黄酮与维生素K2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骨代谢过程中纳豆异黄酮和维生素K2对预防骨质疏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结果为纳豆异黄酮及维生素K2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练云  梁慧珍  余永亮  王树峰  杨红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43-11544,11567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酚类次级代谢物,是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植物代谢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表达丰度具有组织和环境因子特异性,在植物生态防御、根瘤形成、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浓度80%甲醇提取,而后100℃水解;色谱分离使用反相C18分析柱二元高压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5min),柱温40℃;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0nm;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采用Origin6.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准确、可靠,各异黄酮异构体的回收率在96.33%~104.20%范围内,RSD为2.56%~4.51%;通过对85份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的异黄酮含量测定,初步明确了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的特点及范围,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幅为2.29~4.89mg/g,平均含量为3.36mg/g,含量超过4mg/g的大豆品系5份,占所有测定总数的5.88%;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较高,培育高异黄酮含量和高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