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江西三种危害食用菌的绿色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它们是: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 exFn)。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enum Thom)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cms(Eidzm)Winter)。  相似文献   
2.
桉苗灰霉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苗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是近年在云南省新发现的病害,过去未曾报道。该病多发生在按苗幼嫩的茎上部和叶片上,可造成按苗迅速死亡。早春连绵阴雨,气温较低,致使该病易造成流行,该病的流行也与管理措施密切相关。采取平衡施肥,加强苗期管理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病期可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与等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用,稀释1000倍常量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按苗灰霉病蔓延流行。  相似文献   
3.
用0.05%、0.10%、0.15%3种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24、48、72 h 3个不同处理时间,对日本矮紫薇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05%、0.10%、0.15%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日本紫薇种子24、48、72 h,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均有降低的现象,0.15%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日本矮紫薇种子72 h时出苗率低于10%.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表现出矮化、根部变短、叶片变厚的趋势.该研究获得了3株矮化的变异植株及2株株型变异的幼苗,对日本矮紫薇突变体产生、筛选及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蜀紫粉’紫薇是从‘温江大红’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观赏价值高,花期为6月中旬—9月中旬,花色呈紫红色,适宜在四川盆地海拔300~800 m的低山丘陵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对36份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野生狗牙根材料采用同工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优良草坪草C1,C32,C9和部分优良育种材料,为西南地区狗牙根的开发利用及申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日本矮紫薇花芽由中上部侧枝和主枝顶芽发育而成,花芽分化从4月末开始至5月末结束,历时30d,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过程,分为形态分化前、开始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蕾分化期、小花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花序和小花分化的顺序分别是离心和向心的.花芽分化与春梢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山苍子果实产量及油质的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就产地条件对其影响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直接影响到山苍子果实的产量.而对其油质的影响不很显著。这对山苍子的生产经营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河北植物志》与《河北高等植物名录》未记录的植物1属3种1变种。其中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偃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 var. depressa(Honda)Kitag.]在河北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色花植株的单花花粉量和P/O值显著低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5).4)3种花色植株的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趋势相似;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部分重叠,长雄蕊花粉活性最高时期早于柱头最佳可授期,短雄蕊的与柱头最佳可授期同步;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柱头最佳可授期比红色花植株的长(约2h).5)2种雄蕊在形态、颜色、花粉量、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结实率和结籽数以及传粉昆虫访花行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说明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即黄色短雄蕊主要起招引昆虫作用,暗黄色长雄蕊主要起传粉作用;但2种雄蕊在花粉活性、花粉组织化学成分以及人工控制授粉后的结实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二者在生理上尚未分化;去除雄蕊试验表明,雄蕊的排列方式是影响2种雄蕊功能分化程度的重要因素.6)P/O值、套袋试验以及传粉昆虫观察结果表明,紫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交和自交不亲和现象,其交配方式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兼性异交繁育系统.7)传粉昆虫对红色花植株有明显偏好,访问该花色植株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花色植株(P<0.01);人工授粉后,白色和紫色花植株的结实率显著提高.[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紫薇的白色和紫色花植株存在一定的花粉限制.此时,增加对雄性功能的投入、延长柱头最佳可授期是其维持繁殖成效的适应策略;在传粉过程中,2种雄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2种雄蕊花药开裂时间不同步,花粉活力维持时间也不同,花粉的这种装配机制是紫薇提高花粉输出效率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产地直接干燥方法和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药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合资丘木瓜的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与药典加工方法对资丘木瓜的新鲜果实进行干燥加工,对加工后的药材进行折干率、水分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灰分、酸度、齐墩果酸含量、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比较。[结果]2种加工方法的药材,在外观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其折干率、总灰分、酸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含水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传统方法加工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之和高于药典加工方法,但2种加工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能源消耗和干燥效果考虑,资丘木瓜药材产地采用直接干燥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