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飞速发展,使得许多的农村土地被国家大量的征收,这使一个特殊群 体快速地在社会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就是失地农民。他们既不是农民却又与城市中的居民不同。 这种群体的产生是每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对于该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也成为一项 重要的问题。因此,文章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以及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下失 地农民问题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还没有其它任何一项农业新技术能在农业生产所有领域中被普遍应用,并产生强效地促进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农业机械化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现代农业对2004年农业机械化上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崔玉玺  张联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97-1298,1304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导致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缺失的根本原因是征地补偿制度缺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自身能力低下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利用可持续生计方法分析,帮助农民增加生计资产积累,充分发挥政策、机构的正能量,以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利益角度为出发点,引入可持续生计理念、完善征地补偿方法、关注失地农民再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影响安徽农民增收的“双核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安徽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众多。为此,该文收集1985-2009年安徽农民收入的相关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众多影响安徽农民增收的因素中提取“双核心”影响因素: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农民素质,以期为“十二五”时期促进安徽农民增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洪名勇  钱龙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0):205-210
从公共财政支出视角来看,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落后的基础教育,制约了农民智力素质的提升;(2)落后的交通环境和市场交易环境袁使农村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3)水利设施严重不足,降低了民族地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从理论上来看,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两大途径发挥作用的:(1)通过社会支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和能力,而且社会支出还通过再分配途径为那些收入特别低下的农民提升社会保障;(2)通过投资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利用我国1978-2009年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财政支出对农业增收有较大影响。因此,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6.
浅议我国西部构建农村物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建立迫在眉睫。在经济不发达农村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并能发展的物流体系,是关系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整合并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构建农村物流体系,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经济且易为农户接受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91-9092,9095
其于对山东省菏泽市XX行政村的实地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新不和谐现象。按照征地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提出破解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可行性的对策建议。特别提出,要解决当前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政策制定者和基层工作人员要深刻领会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并将其应用到工作当中,目的是让被征地农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项新科技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凭借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发挥其对草坪产业开发的拉动与扩张能力。采用先示范、获效益、再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把农民自愿地组织在一起,从事某一项草坪产业,实现土地的流转和产业专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的基层农业技术培训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无论在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均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搞好基层农业技术培训,要根据农民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准备不同的培训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安排培训时间,采用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总结了宝鸡市农民技术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基本实现了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省市县乡村五级办学体系网络的有机结合,具有天网、地网和体系网"三网合一"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开放式的农民技术教育新模式。深刻分析了新教学模式的几条实现途径及其在农民技术教育中的优势和潜力,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规模、高性能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