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陆良县2018年特色经济林产业、林浆纸产业、林产化工产业、竹藤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观赏苗木产业等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陆良县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加快陆良县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吕梁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日本落叶松苗期生长良好,越冬顺利,可作为该区很有希望的引种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GPS定位技术,在陆良烟区采集土壤样品340个,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研究了区域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总体特征、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格局。结果表明,植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44 g/kg、0.92 g/kg和11.57 g/kg,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10.12 mg/kg、44.71mg/kg和131.45 mg/kg。土壤养分的块金效应介于28.30%~48.41%,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中等,44.33%面积的土壤全氮含量过高,22.25%面积的土壤速效氮含量过高;土壤全磷含量较低,96.64%面积的土壤全磷含量缺乏,土壤速效磷丰富,48.07%面积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过高;土壤全钾含量极低,97.68%面积的土壤全钾含量缺乏,速效钾含量中等,14.44%面积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缺乏。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吕梁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以来,全市小麦生产经历了徘徊曲折的发展过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单产由建国初期的525kg/hm2增长到3 600kg/hm2,总产达2.11亿kg,是建国初期的3.1倍。但在发展的同时,小麦生产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从吕梁市小麦发展过程、存在问题着手,分析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thermal potential productivity,TPP)、气候生产潜力(climatic potential productivity,CPP)是农用地质量分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其客观性对分等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在耕地分布海拔差异较大的区域,实际工作中以县级气象站点TPP、CPP代替全县域TPP、CPP的取值方式导致耕地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不足。该文旨在通过对气象站点指定作物TPP、CPP进行海拔修正,获取陆良县气象站点以外区域的指定作物潜力值并探讨其对耕地自然质量等的影响。首先,以第1轮云南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陆良县归属的滇中高原盆地区56个县级气象站点指定作物的TPP、CPP为基础,生成区域内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的海拔修正模型;其次,在陆良县县域范围内,每村各选取一块质量最好的旱地和水田,以样点旱地、样点水田作物实际单产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验算陆良县范围内所有耕地采用修正后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与采用修正前的TPP、CPP评定的自然质量等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样点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的实际单产均低于修正前和修正后的TPP、CPP,且与修正后的TPP、CPP随海拔的变化趋势一致;修正后的一季稻、夏玉米、冬小麦TPP、CPP较修正前更符合自然实际;全县修正后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变化范围为?0.8~1.7等,且99.76%的耕地自然质量等较修正前降低值在1.5等以内。  相似文献   
6.
吕梁黄土地区管道防护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承汉 《油气储运》1996,15(7):8-10
针地近年来西部原油管和陕京天然气管道经过的陇西和吕梁黄土地带新环境,提出了管道工程的防护原则为:认清规律、治水为主,小区域综合治理、水工配套设计、安全稳定第一。为此,需建立一个吕梁黄土地区管防护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较快,成为陆良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综合分析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特点、发展历程及在县域经济的作用,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启示,并认真对问题进行探索,以求促进非公有制林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陆良县森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将陆良县林地划分为4个功能区,阐述各功能区范围及特点,提出各功能区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为掌握实时实地的耕地质量状况,持续定期地通过科学而合理的空间取样,调查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或属性,并结合其他数据的分析,对耕地质量的变化做出评估。结合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自然规律,科学构建覆盖面广、层次清楚、代表性强的耕地质量"外监测网络对监测的科学性、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提出了岩溶地区县域耕地质量"外监测网络布设方法,并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示范县陆良县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陆良县共划分为9类监测控制区,共12片;共布设了9个随机监测样点,26个固定监测样点。经论证,所布设监测样点实现了对全县耕地利用类型的全覆盖,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符合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的需求,可为岩溶区县域耕地质量"外监测网络布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云南陆良彩色沙林国家沙漠公园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彩色沙林景观在全世界的独特性以及其南方亚热带高原半湿润地区侵蚀型固定沙地的地质特殊性。针对国家沙漠公园范围内存在的自然退化、人为干扰及规划缺失等现实生态问题,结合沙漠公园生态旅游景观的建设需求,提出在不同地块上分别实施沙地保育、植被保护与重建以及核心景观自然风貌修复还原等措施,以期将沙漠公园打造成为绿海环抱中的一片彩色沙林地质地貌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