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解决包头南海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的问题,提升包头南海湿地的水质。【方法】于2017年7—9月,在包头南海湿地构筑了一段由3种水生植物单独或混合种植的人工浮岛,并对浮岛的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经过92 d的试验处理,风车草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6.02%,可以使水体中TN质量浓度提高到地表水Ⅴ类标准;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1.61%,可以使水体中TP质量浓度从地表水Ⅴ类标准提高到Ⅳ类标准;对CODcr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去除率为27.01%。对浮游藻类抑制效果最好的是风车草,可以有效抑制水华束丝藻。【结论】混合植物人工浮岛比单一型人工浮岛去除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要好,尤以风车草、水葱、千屈菜3种植物混合组成的人工浮岛对氮磷等有机物的效果最好。风车草、水葱、千屈菜可以作为包头南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浮岛栽培植物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农业机械化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植物的交互作用对生态浮床去除N,P效率的影响,为后期南海湖湿地规模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开放水域条件下,选取适合于北方生长的3种挺水植物水葱、千屈菜、风车草为浮床植物,以高密聚乙烯空心塑料基盘为植物载体,建立单一种植与交叉混合种植两种浮床体系,在南海湖湿地保护区进行为期90 d的水质处理,研究植物生长特性及浮床净化效果。[结果] 10月份收割时,混合浮床中水葱和风车草的分蘖数分别达26和30株,生物量(鲜重)分别为1.43和1.98 kg/株。风车草浮床N累积量最好,达110.6 g/m~2,水体TN去除率34.9%。混合浮床P累积量最好,达26.02 g/m~2,水体TP去除率43.3%。[结论]植物的交互作用对植株的分蘖繁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改变植物自身N,P吸收能力,植物体对N,P的累积量受生物量影响较大,3种植物在混合浮床中的整株N,P累积量要高于单植物浮床,混合浮床可作为针对南海湖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浮床形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笔者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要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要加强农村保障体制和组织化程度建设,要重视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导地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地位,这样才能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宾县三宝乡幸福村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研究区域选取的20个地块,根据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壤养分测定。测定养分为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及土壤pH值。试验目的为研究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供肥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幸福村耕地土壤养分中P、K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土壤N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不高。因此,幸福村大田作物施肥方案中N可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磷肥、钾肥应分区施用。  相似文献   
6.
叶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64-6566
在分析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和现阶段面临的农业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库区传统农耕区、喀斯特峰丛山地区、库岸带等不同的地域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罗尔斯《正义论》中正义观及正义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正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样与分析,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石质山区退耕还林林下土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退耕还林地与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及典型样地中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物理化学状况,并利用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法评估平果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退耕还林10年后,土壤剖面结构逐渐完善,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5%;全氮元素增加不明显.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早熟桃林地与任豆林地.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大于土壤全量元素的差异.从拦蓄保护水资源价值与减少土壤肥力损失价值两方面计算平果县退耕还林工程土壤生态效益价值超过21亿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水环境水土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面源污染严重等现状,提出发展农村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水利建设,改革农业运作方式,加强人工及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等水污染治理对策。在此基础上呼吁各级政府重视农村水污染的治理,积极改善农村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The American Country LifeAssociation was heir to Theodore Roosevelt'sCountry Life Commission, which examined thegeneral conditions of farming life in the opencountry, and...its larger problems. In1919, Kenyon Butterfield, a member ofRoosevelt's Commission, met withrepresentatives from 30 states and 25 nationalorganizations to form the American Country LifeAssociation. In that year, Butterfield, ACLA'sfirst president, published a book, TheFarmer and the New Day, whose defining chapterwas The Making of Communities: The CommunityIdea. The ACLA was educator created and led.Solutions to rural problems were seen aseducational matters. But educational philosophywas undergoing scrutiny and new educationalconcepts were arising from the bustling,industrializing, urbanizing times of late19th century. The experimental,unconstrained spirit of the nation at the turnof the century was formalized as pragmatism. Aleading pragmatist and educator of the time wasJohn Dewey, a contemporary of Butterfield.The communitarianism of Butterfield and Deweycarried throughout the life of ACLA in avariety of forms. Even after ACLA ended as anorganization in 1976, the concerns and idealscontinued in successor organizations, and canbe found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agriculture, and rural life organizationstoday. This paper traces one of continuingthemes of the ACLA, the community idea as a wayof adding a social dimension to agriculture'seconomic policies and development. The ACLAstory is a metaphor for country life throughmuch of 20th century America. ACLA is alsoa lesson in how organizations come into being,flourish, falter, die, and leave their legaciesto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