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兰花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就兰花的根、茎、叶、花和种子等方面的组织培养效率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作简要综述,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兰花遗传多样性、分类、基因克隆和遗传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兰花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全国各地极其重视资源的调查、收集与驯化及其外来品种的引进;已有17个种的兰花种子成功运用超低温技术贮存;染色体分析技术及分子标记成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应用于研究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多样性这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兰花育种以传统的人工杂交为主,通过人工杂交已获得大量种间、属间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方法及生物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兰花育种,获得了多倍体植株及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
兰花矿质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质营养是提高兰花花朵品质的关键,对目前国内外兰花的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施肥量及其对兰株的影响地总结,为确定兰花的营养诊断标准与高效施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对兰花的生产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生物胶作载体,加1250ppm、2500ppm、5000ppm营养液分别配制成生物胶缓释肥,分别施于洋兰试管苗的生长基质中,用叶面积模型Y=-0.32+0.87X(X=1.d)定期测算叶面积增量,以研究生物胶缓释肥对洋兰生长量的影响.运用模糊正交设计分析表明,在施肥方法、营养液浓度和施加次数3个试验因子中,施肥方式是影响生长的主要因子.与直接施加营养液的传统施肥方法相比,生物胶2号缓释肥能有效地促进洋兰试管苗的生长,其平均叶面积生长量提高2倍以上,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兰花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石斛兰病株中获得一个病毒分离物,利用曼陀罗进行分离纯化和繁殖,并通过梯度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经生物学、血清学鉴定及电镜观察,鉴定该分离物属于建兰叶病毒。分别用纯化病毒及SDS-PAGE回收病毒外壳蛋白免疫家兔。获得2种特异性抗血清,并用SPA-ELISA方法对兰花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旌德县境内野生兰花分布、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状况,并对野生兰花资源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保护野生兰花资源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兰花信息咨询系统分为4大模块:搜索查询模块,帮助模块,系统维护模块,浏览模块,以Windows98/XP/200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PowerBuilder8 0为程序设计语言,运用OLE技术开发出图文并茂的的数据库,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可视化编程技术,整个界面简洁漂亮,易于修改和操作,智能化程度高,可在实际的园林教学和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兰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一个科。各地极其重视资源的调查、收集与驯化及其外来品种的引进:已有17个种的兰花种子成功运用超低温技术贮存;染色体分析技术及分子标记成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应用于研究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多样性这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兰花育种以传统的人工杂交为主,通过人工杂交已获得大量种间、属间杂交种;多倍体育种方法及生物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兰花育种,获得了多倍体植株及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Orchids are currently the most valuable potted crop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date, no studies focused on making possible the year-round greenhouse production of flowering nobile dendrobium orchids. This experiment was aimed at developing a strategy to defer flowering of nobile dendrobium orchids by holding them under low temperature. Mature Den. Red Emperor ‘Prince’ and Den. Sea Mary ‘Snow King’ were held at 10 °C for various durations (0, 4, 8, 12 or 16 weeks) after vernalization (4 weeks at 10 °C). Plants were forced in a greenhouse after holding. Time to flower, flower differentiation (flowering node percentage, number of aerial shoot and aborted bud) and flower quality (total flower number, flower diameter, flower number per flowering node and flower longevity) were determined. Increase of low temperature holding duration from 0 to 16 weeks extended time to flower up to 3 months and did not affect parameters of flower except producing larger flowers and reducing flower number per flowering node for Den. Red Emperor ‘Prince’. Notably, the flower longevity was not adversely affected. Defoliation was aggravated in Den. Red Emperor ‘Prince’ by longer duration of cooling and was considered a detrimental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holding.  相似文献   
10.
兰科菌根真菌对石斛组培苗的接种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瑞蕊  施亚琴  林先贵  张宁  汤卫国 《土壤》2004,36(6):658-661
从野生球花石斛(Dendrobium thyrsiflorum)根系中分离到Dt1、Dt2、Dt5、Dt6、Dt7、Dt8 共6株真菌,将其接种到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和球花石斛组培苗的根系上,定期测定石斛苗的株数、株高、叶数、新芽数等指标,并与不接种的石斛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t5号和Dt8号真菌的接种效果最好,地上植株和地下根系生长均良好,株数增多、株高增加、落叶减少,新芽和新根萌发,因此它们对于石斛组培苗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