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7篇
  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报道了海南岛兰科一新记录属--叠鞘兰属,即齿爪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poilanei(Gagnep.)Seidenf.et.A.N.Rao,并提供简扼的描述、照片及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陕西兰科3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m)、河南卷瓣兰(Bulbuphyllum henanense)、尾瓣舌唇兰(Platanthera mandarinorum)为陕西新分布种,至此,陕西的兰属已有7种,石豆兰属已有2种,舌唇兰属已有4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兰科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入侵生理生态效应,包括促进宿主植物生长,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以及诱导子效应和微生态效应,并探讨内生真菌在兰科植物生产应用和科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兰属植物观赏价值极高,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西藏兰属植物资源丰富,摸清西藏兰属植物本底资源,可对今后培育观赏园艺品种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报道了兰科兰属植物4个西藏新记录:莎叶兰(Cymbidium cyperifolium Wall. ex Lindl.)、福兰(C.devonianum Paxton)、春兰[C. goeringii (Rchb. f.) Rchb. f.]和大雪兰(C.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其中莎叶兰和蕙兰(C. faberi)近似,但莎叶兰花瓣和萼片无条纹,叶片边缘全缘;福兰为兰属家族中较特殊的一种,植株仅具2~4枚叶片,花数量大可以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类;春兰植株近似于蕙兰,但春兰花葶极短,假鳞茎明显存在等特征与蕙兰甚易区分;大雪兰不开展的花及唇盘2条亮黄色纵脊均近似于莎草兰(C. elegans),但大雪兰假鳞茎延长成茎状,叶窄,唇盘2条纵脊在中部汇合。本研究对新记录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详细特征图片等。这些兰属新记录的发现扩充了西藏自治区兰属植物的记录,为今后对西藏兰属植物的栽培驯化以及培育园艺品种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5.
J. D. Agnew 《Plant Breeding》1986,97(2):183-186
Self-pollination of 2f species of vandaceous orchids was followed by later embryo cultu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which species are self-compatible (SC) or incompatible (SI): 10 are SC, 1 are SI and the remaining:8 require further study. In the SI species, a few progeny could usually be recovered and these are interpreted as arising from mutation at the incompatibility locus (loci).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current models of incompatibi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广东省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内外兰花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兰花种植资源的保存管理、完善兰花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和开辟兰花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五唇兰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结果表明,五唇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完全同步,小孢子四分体有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形、交叉形和T形等多种类型,它们形成花粉小块,并由花粉小块聚集成花粉块。小孢子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形成1个小的生殖细胞和1个大的营养细胞。随着花粉发育,生殖细胞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花粉成熟时为二细胞型。  相似文献   
8.
菌根真菌对3种兰花幼苗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根真菌在兰科植物生活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获得促进兰科植物生长的共生真菌,阐明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的作用,本研究对从野生建兰中分离获得的3株共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将3株真菌与建兰、硬叶兰和铁皮石斛幼苗在不同浓度燕麦琼脂培养基(OMA)条件下共培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株真菌分属于胶膜菌属(Tsc)、角担菌属(Cej3)和蜡壳菌属(Sec),且菌丝和菌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系统进化分析发现,Tsc菌株与Cej3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Sec菌株亲缘关系较远;与兰科植物共培养结果表明,Tsc菌株可在全部OMA浓度条件下与3种兰科植物幼苗建立共生关系,且定殖率均为100%;Cej3菌株和Sec菌株与3种兰科植物在不同OMA浓度条件下定殖时间及定殖率存在差异,且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与对照组相比,与真菌共生的兰科植物幼苗的平均鲜重、干重、苗高、根长增长率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为兰花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中的反向重复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对于陆生植物的进化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分类阶元的系统研究中.该研究在叶绿体rRNA ITS 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50 bp左右的叶绿体rRNA从4.5 S到5 S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而依据叶绿体rRNA ITS基因序列分析了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33个品种材料(12个兰属品种,14个兜兰属品种,7个石斛属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叶绿体rRNA ITS系统树表明,石斛属和兜兰属为两个自然类群,兰属可能为一多源组.兰属的碧玉兰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构成其余各种的姐妹支.兜兰属的白花兜兰、麻栗坡兜兰独立于属内其他种而自成一支.由于兰科植物叶绿体rRNA ITS序列变异率较低,最简约分析产生的分支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掌握区域本底植物资源特点对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其分布调查及种群特点均是研究的重点.西藏为我国兰科植物分布的热点区域,尤其在世界第一大峡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其兰科植物本底资料尚不清楚,近年来有诸多新分布及新种陆续报道.为进一步摸清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的兰科植物分布,西藏农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