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04-3804
研究氯化钙对野葛低温贮藏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的氯化钙处理下,4℃低温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块根含水量的下降,并且可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有利于野葛块根采后的贮藏.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自葛藤(Pueraria lobata L.)根际的一株高效溶磷细菌GTR15进行促生特性、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TR15的HD/CD值(溶磷圈直径HD,菌落直径CD)为2.22,28℃液体振荡培养7 d后对磷酸钙的溶解量为138.72 mg.L-1,分泌IAA(3-吲哚乙酸)及有机酸量分别为14.44 mg.L-1、46.00 mmol.L-1。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细胞短杆状;淀粉水解、吲哚、V-P(二乙酰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明胶液化及M-R(甲基红)试验呈阴性;柠檬酸盐、过氧化氢酶、硫化氢及硝酸盐还原等试验呈阳性,结合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该菌株在研制高效微生物磷肥接种剂方面可能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葛根产业的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是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保健作用明显。针对目前我国对葛根的加工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葛根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苦豆子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消毒时间对健康苦豆子植株体内的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消毒3 min消除非内生菌的影响效果较好;同一植株分离内生放线菌的数量,根部比茎、叶部多。经初步鉴定,苦豆子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为最多,分别占分离总数的35%和27%;其次为小多孢菌属,占12%;而类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孢囊放线菌属和分枝杆菌属分离较少。26株纯化菌株对茄子枯萎病菌进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3株抑菌带宽度达到10 mm以上的菌株,其中菌株KDS22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交联明胶柱层析方法分离葛根淀粉,得到级份A和级份B两组分。高碘酸氧化、蓝值及β-淀粉酶水解证明级份A为支链淀粉,级份B为直链淀粉。葛根淀粉含18.1%的直链淀粉。葛根支链淀粉平均8.6个(1→4)连接的已糖单位有一(1→6)连接的分支。  相似文献   
6.
用AFLP、REP-PCR、23SrDNAPCR-RFLP等方法对分离自四川的23株葛藤属的根瘤菌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葛藤根瘤菌遗传特性存在明显差异。AFLP分析结果显示,23个菌株分为7个AFLP遗传群;在BOXAIR-PCR分析中,23株根瘤菌则被分为5个遗传群;对23SrDNAPCR-RFLP分析表明,葛藤根瘤菌分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2个属,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5个遗传群。分离自四川省的葛藤根瘤菌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狼尾草栽培技术的优化及其在园林中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测定0(对照)、25%、50%和75%遮荫处理下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的叶片光合参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结果]全光照狼尾草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37.24和1892.42μmol/m^2·s。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LCP较全光照分别降低了11.39%、29.11%和63.16%,差异显著,而其表观量子效率(AQY)、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基本没受影响。遮荫25%、50%、75%处理的狼尾草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8.25%、72.22%和53.07%。遮荫75%处理的比叶重较全光照降低了29.50%。[结论]狼尾草能适应一定的弱光环境,但75%遮荫会显著降低其光合效率,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林天兴  李超  龚明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73-14675
[目的]研究了分离自苦豆子,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48株内生细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有代表性的10株菌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采用总DNAERIC-PCR方法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方法对48株内生细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表明,在Watson距离为0.31时,48株菌被划分为6个ERIC群和2个独立成群的菌株,从每个群中挑选出代表性的菌株测定其16S rRN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Bacillus atro-phaeus、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cereus、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pumilus、Serratia marcescens。[结论]该48株内生菌遗传多样性明显,通过对该48株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可以为研究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棉花生产中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Kudzu (Pueraria lobata) is a noxious weed infesting some areas of the USA. Knowledge of its genetic variation in both native and invasive areas can lead to effective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variations were studied in P. lobata and its four closely related congeneric species (P. edulis, P. montana, P. phaseoloides and P. thomsoni). ISSR results allowed a clear separation of these five species. For P. lobata, 108 plants from China and USA were analysed. The samples from the US were genetically closer to Chinese P. lobata populations than to other congeneric populations.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found for P. lobata, P. montana and P. thomsoni in Chinese samples.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low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was found in P. lobata samples of the US. Thi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of multiple introductions into the US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Japan or China, followed by subsequent gene exchange and recombination.  相似文献   
10.
对马鹿花植株施肥,放养紫胶与结籽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好紫胶虫的固虫率(20%左右),放胶与否对马鹿花植株的结实量没有明显影响;马鹿花植株是否施肥对其生产紫胶量无明显影响;马鹿花植株施肥与否对其产种量无明显影响。故生产中以生产紫胶或种子为目的时,马鹿花植株不必追肥,并且可以同时放养紫胶和生产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