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使用小麦高产品种绵阳 11的套袋自交纯系为受体 ,白粒黑麦自交系为供体 ,选育了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系 98- 10 5 4系列。研究证明它们的抗性来源于小麦 6B染色体和黑麦 6R染色体的易位 ,含有与Yr9和绵阳 11的抗条锈病基因不同的新基因 ,暂时命名为YrBL。同时指出所得的 6R易位系是研究易位效应和基因表达的优良材料 ,在小麦育种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茶树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侧多食跗螨(PolyphagolarsonemuslalusBanks)茶树品种间新梢叶片的下表面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百存在着明显差异。抗性品种的叶片下表百具有茸毛密度高、气孔密度低、角质化程度高、下表皮厚的形态特征;抗性品种新消具有咖啡碱、氨基酸含量高和可溶性糖含量低的生化特征。叶片组织结构、新消中茶多酚和叶绿素总量的含量与茶树品种抗螨性没有关系。因此,茶树新捎叶片茸毛多、气孔密度低、下表皮角质化程度高的形态特征成为形态学抗螨机制,主要构成螨类取食行为的障碍因子;新梢中高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的生化特征成为生化抗螨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麦 -异源直接杂交法回交结合开放授粉处理 ,在诱发材料制造的条锈病流行条件下 ,从组合Curren cy/小偃 6号 //川育 12号 /3/A30 2中选育出小麦 -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NR98117- 9S等 5个小麦材料。这些材料大都具有与亲本小麦品种小偃 6号及川育 12号不相上下的农艺性状 ,对条锈生理小种条中 31和混合菌种表现高抗 ,可作为四川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文中还讨论了小麦育种中的间接选择在创制小麦 -黑麦染色体代换易位系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影响小麦赤霉病抗性的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禾谷镰刀菌 (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穗腐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几年 ,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把赤霉病问题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研究 ,对赤霉病抗性遗传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研究中 ,我们利用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附加系为材料研究发现 ,Lophopyrumelongatum的赤霉病抗性在小麦背景中得到充分表达 ,其赤霉病抗性主要归功于 1Ee 染色体的作用 ,同时 3Ee,4Ee,6Ee 染色体可能有作用微弱的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川省的地理条件作小麦的穿梭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四川省的多样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选择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 ,西北部高原上的马尔康和成都平原上的邛崃市 3点作小麦的穿梭育种。结果证明 ,在这 3个地点上的穿梭育种不仅有利于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的选择 ,也非常有利于抗条锈病的高效选择 ,是提高我省小麦育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梨抗黑星病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鸭梨、早酥等8个品种15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对黑星病的抗性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抗病性对感病性为显性。80%以上的供试组合F1对黑星病的抗感分离比可用4对基因控制的抗病性来解释。亲本品种的抗性对杂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且品种间有差异。佳白梨、五九香梨是梨抗黑星病育种的良好亲本。西洋梨及其杂种在梨抗黑星病育种中作一亲或双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小麦抗赤霉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感病品种凡6穗部受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arum)侵染后,病、健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苏麦3号健穗中的酶活比感病品种凡6高;在受赤霉菌侵染后,感病品种凡6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一直下降,并随侵染发展下降幅度增大,而抗病品种苏麦3号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在接种后一天有较大升高,以后几天仍然升高,只是上升幅度较小,直至显症后(接种后第6天)酶活才逐渐下降,但是酶活均较感病凡6高;抗病品种的病害症状出现比感病品种稍迟。据此,初步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对抗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苹果品种间对褐斑病存在抗病性差异,且某些品种的抗病性在苗期和成株期表现不一致。寄主的抗病性与叶面角质层厚度和叶内全氮量成正相关,而与游离酚、可溶性糖、磷和钾的含量无关。感病后,寄主的水分代谢和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游离酚产生积累。  相似文献   
9.
鹅观草、大麦及其属间杂种赤霉病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鹅观草R.tsukushiensisvar.transiens、大麦H.vulgare以及它们的属间杂种进行了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鹅观草的病情指数为43.8,反应型为Ⅰ,高抗麦类赤霉病;栽培二棱大麦的病情指数为96.2,反应型为Ⅳ,易感赤霉病;杂种F1的病情指数为72.8,反应型为Ⅱ,较抗赤霉病。说明鹅观草的抗赤霉病基因在杂种中得到部分表达。本文还探讨了在大麦育种中利用鹅观草抗赤霉病种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新合成的杀虫剂89─1,对棉铃虫(末龄幼虫)的LC_(50)为230±5.5pp,乐果乳油为625±6.4ppm,89─1的毒力高于乐果1.7倍。田间防治试验表明,30%89─1乳油750-防治棉铃虫效果令人满意,施药3天以后防效为80%以上,10天后防效为86.4%,与当前防治铃虫的优秀农药25%喹硫磷1000×防效相当,大大优于40%乐果乳油750×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