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39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甘肃秦王川灌区土壤盐分特征及次生盐渍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王川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盐分含量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对灌溉实施后1~5年间地下水位及其埋深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呈普遍抬升趋势,可导致约2000ha土地产生次生盐渍化。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盐渍荒漠的地理分布和成因,把我国盐渍化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及平原区盐渍土、滨海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总结了我国盐渍化防治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综述了我国盐渍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同时对盐渍荒漠化领域研究、技术特点和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资料研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不同程度盐分和重金属胁迫下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生长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重金属Cd污染(干土中含0、2、5 mg·kg-1 Cd)NaCl型(干土中含0、1.5 g·kg-1 Na+)盐渍化土壤(Cd0Na0、Cd0Na1.5、Cd2Na0、Cd2Na1.5、Cd5Na0、Ca5Na1.5),研究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对Cd和NaCl胁迫下小果白刺的菌根侵染、元素吸收、离子平衡、生物量、Na+和Cd含量与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重金属Cd和NaCl胁迫下,接种F. mosseae的植物根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为12.68%~21.90%。与不接种CK相比,接种AM真菌使不同处理小果白刺总干质量增加101.35%~215.29%;地上部矿质营养元素增加47.55%~21...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湖泊是维持生态脆弱区环境平衡的重要载体,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干旱区湖泊日渐萎缩、干涸直至消失。湖泊干涸过程中,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风积物不断加积,土壤演化过程随之发生变化,但关于湖泊沉积物发育土壤演化特征的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结合土壤发生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古日乃湖盆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盐分与碳酸钙积累特征与机制。结果表明:盐分积累是古日乃湖盆土壤形成的主要特征,盐化土壤表层水溶性盐含量、Na~+浓度和钠吸附比分别为13.15~650.50 g·kg-1、186.9~12 114.7 mmol·L-1、22.3~890.5(mmol·L-1)1/2,土壤具有高含盐量、高Na~+浓度与高钠吸附比,表现出强度盐化特征。古日乃湖盆干涸,土壤积盐过程由现代盐化向残积盐化演化,盐分类型由氯化物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向硫酸盐-氯化物型、硫酸盐型转变。借助于与Ca地球化学行为相似的Sr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土壤碳酸钙以次生碳酸钙为主,其占比超过碳酸钙总量的80%;土壤碳酸钙主要来源于母质和...  相似文献   
5.
李彬  王志春  迟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5-2387,2451
LEACHC是描述土壤水分运动、溶质运移和盐分积累的盐度模型。它利用一维Richard方程有限差分法模拟水分流动,利用对流-弥散传输模型描述溶质运移,利用化学平衡子程序处理土壤剖面化学平衡过程。系统地介绍了LEACHC模型及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外学者利用LEACHC模型进行土壤盐碱化预测预报研究的基本情况,以期对中国土壤盐碱化预测预报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任加国  郑西来  许模  李甲亮 《土壤》2005,37(6):635-639
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类型、程度、特征、成因以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盐渍化程度分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土壤盐分组成剖面涵盖了新疆地区典型的土壤盐化类型,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证;剖析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指出控制土壤盐分的关键是合理的淋洗与排水、建立明渠排水与竖井排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为新疆及其他类似地区评价与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探讨土壤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已建园区,要时时监控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防控土壤次生盐碱化;在未建园区,应用基于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综合改土技术、自然景观的土壤排盐系统,来减少土壤盐害,并通过土壤生态条件的空间变异来优化植被类型分布及景观格局,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限温室土壤盐分变化及对土壤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敬敏  隋申利  李艳玮  魏珉  赵利华 《土壤》2019,51(6):1183-1187
为明确种植年限与土壤盐分及土壤退化间的关系,选择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相近的温室,研究其土壤盐分、pH和交换性盐基离子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全盐量增加,第18年达1.833g/kg;土壤K~+和SO_4~(2–)含量升高,Ca~(2+)、Mg~(2+)和HCO_3~–含量降低;土壤中Na~+和Cl~–增量相对较少。土壤盐离子之和占全盐百分比在第6年平均为77.58%,而至第18年时为52.46%,说明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土壤盐离子组成已发生较大改变。土壤pH,第18年比第6年平均下降了1.01个单位,土壤交换性盐基下降了20.11%。因而,随温室种植年限延长,土壤盐渍化严重,酸化程度加重,交换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吴珏  王伟群  朱峰 《长江蔬菜》2011,(20):53-55
测定了上海市奉贤区不同年限设施菜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肥力状况,并对土壤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棚龄2 a及以上设施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除HCO3-外,七大离子含量均显著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酸化趋势,6 a及以上棚龄的设施菜田土壤pH值降至5.87,达到弱酸水平;随设施大棚种植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6 a及以上棚龄上升显著。  相似文献   
10.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base information for documenting salinity change and for predicting its future evolution tre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oil salinization of Jiefangzha Irrigation Sub-district, the western part of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of Inner Mongolia in northern China,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nalysis of satellite-bas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ree Landsat TM/ETM+ satellite images taken during 14 years (1991 ∼ 2005) coupled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hosen as the basic data sources.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salinity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inity and groundwater depth. From 1991 to 2005 the area of heavy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191 to 136 km2, or 3.9 km2 per year; the moderate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318 to 284 km2, or 2.5 km2 per year; the slight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510 to 394 km2, or 8.2 km2 per year. Therefore, soil salinization in Jiefangzha Irrigation Sub-district is decreasing in general.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values measured from field have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flectance composition obtained from LANDSAT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data: EC = 5.653(band5 − band7)/(band5 + band7) + 0.246. In addition, an r2 value between EC values and groundwater depth is 0.72, which indicates groundwater depth is the major factor for the regional soil salinity control. The paper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and salinization control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