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尧  李忠晴  王爱英  祝建波 《草业学报》2018,27(12):199-207
天山雪莲生长于常年积雪覆盖高海拔处的高山区域,具有很强的极端低温生境适应能力,属于研究植物低温适应的良好模式植物。前期的研究表明,sikFBA4基因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抗寒能力。为进一步研究sikFBA4基因的耐寒响应模式,以天山雪莲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ikFBA4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高效热不对称PCR法(Hi-Tail PCR)克隆sikFBA4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分析PsikFBA4序列克隆的完整性及转录表达特性,将PsikFBA4与GUS基因融合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sikFBA4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发生瞬时显著上调,并在1 h达到峰值,而后表达下调。通过启动子克隆分析,在PsikFBA4序列-1648 bp位置处具有冷响应元件LTRE;进一步的GUS染色和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显著提高GUS基因的表达活性,说明sikFBA4属于低温诱导型基因。SikFBA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探究雪莲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sikFBAs)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Cottonhead windhairdaisy (Saussurea laniceps Hand.-Mazz.)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important medicinal herbs in China. Illegal collection from wild populations is increasingly threatening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of S. laniceps. 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micropropag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change its endangered situation. When mature seeds of S. laniceps were cultured on hormone-free MS medium, plantlets were formed from germinated seeds in 7–10 d. Then 0.5 cm × 0.5 cm leaf explants were transplanted to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2,4-D and benzyladenine (BA)/KT and callus was achieved 10 d after transfer. Shoot bud regeneration occurred from callus cultur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s 20 d after culturing. The regeneration percentages varied with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he percent regeneration from callus pretreated at low temperature of 5°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cubated at 23/20°C directly. Optimal regeneration was observed with explants o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1.5 mg•L–1 BA plus 0.2 mg•L-1 NAA. In the presence of 0.2 mg•L–1 NAA in half-strength MS, 78% of the shoots formed roots. Plantlets from explants showed 63% survival after acclimatization.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贵州纳雍光叶珙桐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结果表明,在该群落中以西南红山茶、猫儿屎、光叶珙桐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群落中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发生比较普遍,但是重叠的程度不是很高,说明物种间存在竞争,群落尚未达到稳定的顶级群落阶段,尚处于演替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以没食子酸得率为响应值,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珙桐叶中没食子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2.0 mol/L、提取温度65.6℃、料液比40 m L/g、超声时间30 s,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10.26%。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珙桐叶中的没食子酸,提取时间短、得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藏医藏药上藏雪莲花作为药物已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文献《月王药珍》和《四部医典》上都有记载。文章综述了藏雪莲花的化学成分、使用方法及药用价值。雪莲化学成分为:生物碱、黄酮、甾醇、挥发油、16种氨基酸、雪莲内酯等。雪莲性味:苦、微苦、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藏雪莲"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西藏雪莲"转接纯化3次后对其进行整体切片镜检,并用加有CaCO3的鉴别性培养基,利用乳酸菌溶钙性产生透明圈将其与其他菌区分。所获得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乳酸球菌3株。最后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合发酵试验,从中获得人体有益菌和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藏四种植物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西藏四种植物进行染色体观察,这四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海拔高度下的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紫苞雪莲(Saussurea iodostegia Hance)10个居群的花期繁殖器官特征和繁殖分配进行研究,为探讨紫苞雪莲如何与胁迫环境相适应及提高其繁殖分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09,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于不同海拔下(3 050,3 200,3 300,3 400,3 500,3 600,3 700,3 800,3 925,4 000 m)采集10个居群的紫苞雪莲,每个居群取20株样品,测定紫苞雪莲的性器官长度、花粉数、个体大小及繁殖分配,并分析各个指标与海拔高度间的相关性。【结果】紫苞雪莲个体大小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紫苞雪莲繁殖分配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个体大小与繁殖分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花药和花丝长度及花粉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花柱长度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花丝长度与花粉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柱长度与花粉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海拔高度对紫苞雪莲的个体大小及繁殖分配有重要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植株可获取的资源总量降低,分配给繁殖器官的相对资源量增加,并且在花粉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的情况下,紫苞雪莲通过花柱长度的增加来提高柱头对传粉昆虫的感受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繁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风毛菊亚属4个组11种24个居群植物的果皮表面纹饰进行观察,并分居群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供试植物果皮纹饰类型有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果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变化较小,组内种间存在一定差异,组间差异较明显。甘肃风毛菊和沙生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条纹型,较原始;禾叶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有隔条纹型,相对进化;重齿风毛菊和小风毛菊表面纹饰为网纹型,进化程度最高。[结论]果皮表面纹饰在风毛菊属植物系统分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木年代学的方法,按照珙桐的分布特点分海拔下限(1400 m~1500 m),中部(1 600 m~1 700 m),上限(1 800 m~1 900 m),研究不同海拔梯度下北川珙桐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海拔上限珙桐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幼苗及30 a~40a的个体;在海拔中部,30 a~40 a的个体占的比例较大,争夺空间和资源的能力更强;海拔下限的实生幼苗较多.在中部海拔分布的珙桐较多,且年龄结构集中在30 a~40 a之间,低海拔的种群特征是以幼苗为优势,而高海拔面有的幼苗却很少,表明海拔对珙桐种群年龄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