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定了四种碳源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薅菌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分别为11.63、69.80、64.40和9.98,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一位;氨基酸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分别为14.55和12.45,均居四种参试碳源的第二位,这些结果证实,以玉米淀粉为碳源,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氟乐灵、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恶草酮、乳氟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恶草酮、二甲戊乐灵等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 Sacc.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病菌的毒力有较大差异,三氟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毒力较高,IC50分别为7.88mg·L-1和18.91mg·L-1;9种除草剂对菌丝干重均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乙氧氟草醚和三氟羧草醚抑制作用最明显,在100mg·L-1和50mg·L-1时抑制率均达90%以上;除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部分剂量外,其他除草剂对菌核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氟羧草醚作用最为明显,在供试剂量下抑制率均达96%以上;除乙草胺、氟乐灵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单重有抑制作用外,其他除草剂在多数剂量下对菌核单重均有刺激作用,三氟羧草醚在50mg·L-1时,是对照菌核单重的8.34倍;而各种除草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llene oxide cyelase,AOC)是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途径中一个重要的合成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和逆境胁迫应答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AOC基因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的家族特征,本研究以4个拟南芥AtA...  相似文献   
4.
苍术白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苍术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苍术白绢病菌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最适pH值为6.00,病原菌均能很好地利用供试的各种碳源;以尿素、NH4Cl和(NH4)2SO4为氮源的利用程度较高,以甲硫氨酸和Ca(NO3)2为氮源的利用程度较低;10%世高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核盘菌一些生理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科15种作物秸秆培养核盘菌所产生的菌核数量和消耗比差异很大,不同秸秆产生的菌核萌发情况也不尽相同。此外,菜瓜上产生的菌核在5~30℃范围内均可萌发,萌发适宜温度为 5~15℃ ,以 10℃ 最为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与光照强度关系密切,300 lx时不产生子囊盘,500 lx时菌核萌发后 10 d产生子囊盘率为 58. 8%,760 lx时菌核萌发后 7d产生子囊盘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雪松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雪松枯梢病的病原菌是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单糖、双糖、多糖均可作为良好碳源被病菌吸收利用;人工室内接菌条件下,该病还可侵染毛白杨、核桃和沙兰杨枝条,在河南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7.
芦笋茎枯病菌对甲基托布津的抗药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检测江苏芦笋主产区丰县和赣榆芦笋茎枯病菌对甲基托布津已发生严重抗药性。丰县和赣榆田间抗性菌株比例为68.2%和88.9%,存在低抗(5<EC50≤20μg/mL)、中抗(20<EC50≤100μg/mL)和高抗(EC50>100μg/mL)突变体。抗药菌株在不含药的培养基中经单孢分离连续培养8代,抗性仍保持稳定。高抗菌株对噻菌灵、苯菌灵、多菌灵表现正交互抗性,对乙霉威表现敏感;低抗、中抗菌株对乙霉威不敏感。抗药菌株的产孢力、菌丝生长速率与敏感菌株相近。  相似文献   
8.
云南烟草炭疽病形态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89~1991年,从云南省8个地、州部分县、市采集大量烟草炭疽病标样,依据柯赫氏准则,得到纯菌种,在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形态观察比较后,得出其形态特征一致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弥勒新哨菌株进行生理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然发酵法,从玉米淀粉生产废液和废渣中分离纯化到6株酵母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汉逊酵母属(Hansenula)和毕赤酵母属(Pichia)。6株酵母菌都能以玉米淀粉生产废液为营养基质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单细胞蛋白质(single-cell protein)。对各菌种SCP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3个属的酵母菌生产SCP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毕赤酵母属生产SCP的能力最强(P>0.05),是生产SCP饲料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烟草白绢病病原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烟草白绢病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引起烟草白绢病的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温度为34℃;生长的pH范围为4~11,最适pH为8;该菌在NaNO2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紫外光照对白绢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延长,白绢菌形成的菌核数量减少.[结论]试验结果为烟草白绢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