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8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IM:To investigat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CD40 ligand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METHODS:Expression of CD40 ligand by PBMCs in patients with SLE and control were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stimulated by phytohemagglutinin(PHA)and depressed by Dexamethasone(Dex).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of CD40 ligand and SLE activity index(SLEDAI) was analysed in patients with SLE.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CD40 ligand by PBMC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L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inactive SLE and control. Though the expression of CD40 ligang by PBMCs could be stimulated by PHA in three groups, it was the highest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SLE. Dex de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CD40 ligand by PBMCs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ith SLE, but not in control. There was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xpression of CD40 ligand and SLEDAI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nd inactive SLE.CONCLUSION: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D40L by PBMCs in patients with SL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SLE.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索法氏囊活性肽BP7调节鸡未成熟B细胞的分子基础。利用BP7刺激禽前B淋巴细胞DT40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gM的mRNA水平,并采用基因芯片分析基因表达谱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BP7刺激的DT40细胞产生IgM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基因芯片分析发现,BP7处理的DT40细胞中共有1345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分析发现,BP7诱导DT40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7条通路,包括受体互作、信号通路、代谢和蛋白质分解相关通路等。通路网络分析发现,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互作是BP7刺激后DT40细胞相关途径中的关键通路。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发现,BP7刺激DT40细胞中涉及的免疫相关功能主要包括免疫应答、免疫应答信号、Th1型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及其受体活性等方面。该研究阐述了法氏囊活性肽BP7调节禽未成熟B细胞的分子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法氏囊活性肽调控B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苹果酯-B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 O40/TiO2的制备方法,并以TiSiW12 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苹果酯-B,探讨TiSiW12 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 O40/TiO2是合成苹果酯-B的良好催化剂,在乙酰乙酸乙酯与1,2-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 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5.
夏雪40是以91A-C-2-D13-9-15为母本,91B-C-1-2-5-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极早熟,成熟期45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花球洁白,较紧实,平均单球重0.45kg,耐高温高湿,每667m^2产量1480 ̄1680kg,比对照白峰早熟7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40%灭菌净增效作用与抗性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灭菌净是以有机硫、咪唑类农药、添加助剂复配而成的新型杀菌剂。福美双、多菌灵在PSA培养基上测得对稻恶苗病菌EL50分别为2.437μg/mL,4.6μg/mL;配成混剂后的EL50为0.266μg/mL,SR为1.891,证实混剂有明显增效作用,配比科学合理。同时,经浙江、江西多点小区和大田试验,用300-500倍液浸种对水稻种传病害防效显,喷雾对蔬菜灰霉病、猝倒病、辣椒疫病、葡萄黑痘病、西瓜枯萎病等防效可达70%-90%,明显优于单剂防效。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新品系858-40是古浪县良种繁殖场通过6亲复合杂交系谱选育而成.春性,中早熟品种,生育期98 d,株高73~80 cm,穗长9.4 mm,平均穗粒数51粒,千粒重53 g,籽粒含蛋白质(干基)18.62%、赖氨酸0.55%、湿面筋35.20%,沉降值56.7 ml.在甘肃省西片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071.5 kg/hm2,较对照高原602增产3.0%,居参试10个品种(系)第5位.适宜在河西的张掖、武威、白银、天祝等地大田和带田种植.  相似文献   
8.
40优 0 4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育成的光敏核不育系 40 0 8S与常规晚粳秀水 0 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抗倒伏等特点。 1999年 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 10头初生犊牛 ,分为 2组 ,每组各 5头 ,分别进行 4 0日龄 (试验组 )和 10 0日龄 (对照组 )断奶试验。试验组 4 0日龄断奶后用代乳料喂至 10 0日龄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采食普通草料。结果 :两组犊牛各阶段体尺、体重、发病率 ,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而成本核算试验组每头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 5 2 5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信息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林  郁晓庆 《节水灌溉》2011,(12):41-43,49
针对土壤信息采集的需要,提出了把无线传感器应用于土壤信息采集的思路,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信息采集系统。节点设计采用低功耗MSP430单片机和CC2430 ZigBee无线射频芯片完成,可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率。系统网关设计基于ARM7系列S3C4480X、GPRS模块SIM100,搭建了农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