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宁市售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TC法对西宁市售 77份鲜牛乳样品进行抗生素残留检验 ,验出抗生素阳性乳 9份 ,抗生素残留率为 11 7%  相似文献   
2.
以2个木槿(Hibiscus syriacus)品种花粉为材料,用TTC法和离体萌发法对木槿花粉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木槿花粉活力检测不适合用TTC法;以木槿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木槿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蔗糖溶液+15 mg/L硼酸在30℃恒温培养箱中培育0.5 h即开始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针叶的耐火性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对云南松针叶进行了耐火性试验,根据在1%红四氮唑溶液中浸泡后基部的颜色判别针叶的死活,计算了针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死亡率,建立了云南松针叶死亡率与平均叶长、受热时间、受热温度的关系模型。分析表明,影响云南松针叶耐火性的因子依次为受热温度>受热时间>平均叶长,宿存叶鞘对针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Idaho locust (Robinia pseudoacacia 'Idaho') is an exotic multi-purpose tree used in landscap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odder sources and others. To improve its drought tolerance for reclaiming arid land, five lines of transformed mtl-D gene, as osmotic regulator in plant cells, have been selected and managed to determine their drought tolerance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variables of transformed plants were studied. The critical value of drought tolerance was determined by detecting the 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reductants in roots and soil water content (SWC). The critical value for drought tolerance was SWC 6% while for the control plants the critical SWC was 8%; a moderate level of SWC is 13% and the highest SWC for plant endurance was 18%. The method proved to be reliable and sensitive in the evaluation of drought tolerance for forest trees.  相似文献   
5.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通过N-乙酰L-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索脑梗死病理过程及药物治疗途径。NAC预处理21d,利用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24h进行神经症状评分,TTC染色,检测血浆MDA、GSH含量,观察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显示,通过神经症状评分和TTC染色判定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实验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相比,NAC预处理组(100mg·kg^-1)大鼠血浆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NAC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NAC通过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控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从而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根系生理机能与再生力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揭示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根系机能与再生力的关系,对10个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的根系TTC还原力、SOD活性和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再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根系TTC还原力、伤流强度在孕穗期出现峰值,SOD活性在齐穗期与灌浆期之间出现峰值;齐穗期、完熟期根系TTC还原力对再生苗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抽穗期根系SOD活性对再生苗萌发有显著或极显著负向影响,而齐穗期根系SOD活件则与再生苗萌发呈极显著正相关;孕穗期、抽穗期根系伤流强度与再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20℃,25℃,30℃,35℃,40℃,45℃),不同TTC浓度(0.1%,0.2%,0.3%,0.4%,0.5%,0.6%)下,在0~12h内测定了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35℃的温度、0.1%的TTC浓度和3h的染色时间下,可获得最佳染色效果,可作为线叶嵩草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种内繁殖及种间杂交,利用TTC染色法对4种不同类型的地中海仙客来花粉活力进行测定,同时利用I2-KI染色法和花粉萌发法对H型花粉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TC染色法是测定地中海仙客来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不同类型地中海仙客来在花粉活力及持续期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开花后第2~3天是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H型及B型花粉开花后第5天,L型第7天,X型第12天花粉生活力仍在40%以上,可利用此花粉进行授粉。本研究为地中海仙客来杂交授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豆膳食纤维的高黏度样品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基于大豆膳食纤维的高黏度样品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方法]对大豆膳食纤维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和培养基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大豆膳食纤维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与普通方法相比,采用称重法和RAININ Pos-D外置活塞式微量移液器量取稀释液所测得的细菌总数较高。3种计数培养基中,采用3M PetriflimTM菌落总数测试片的菌落总数测定结果最好,其次是采用平板计数琼脂,最差是采用TTC营养琼脂;3M测试片和TTC营养琼脂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人员计数偏差较小,而平板计数琼脂相对较差。[结论]为检测具有颗粒、高吸水性及高黏度等性质的样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黄淮平原典型农田氮肥减施条件下,探索决定小麦根系活力的关键脱氢酶种类及酶活性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式,运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施氮量,设0(N0),135(N1),157.5(N2),180(N3),202.5(N4),225(N5)kg·hm-2 6个施氮水平,副处理为半冬性品种矮抗58和周麦27号。对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挑旗抽穗期、灌浆期和蜡熟期根中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CDH)、NADP-苹果酸酶(NADP-ME)、戊糖磷酸途径总脱氢酶(G6PDH+6PGDH)活性与根系活力(改良TTC法)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小麦关键生育时期根系活力呈“高-低-高-低”变化,NADP-ICDH,NADP-ME和(G6PDH+6PGDH)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灌浆后活性变化不明显。越冬前后,不同施氮处理间根中NADP-脱氢酶系统关键酶活性表现为不施氮处理(N0)大于施氮处理(N1-N5);拔节-抽穗期,NADP-脱氢酶系统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施氮处理(N1-N5)显著高于不施氮(N0)处理,随着施氮水平逐步降低不同酶活性随之降低,与N5处理相比,N4处理NADP-ICDH和NADP-ME的活性未达显著水平,同时(G6PDH+ 6PGDH)活性和根系活力降幅最少。施氮量显著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施氮处理(N1-N5)下的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显著提高。综合两年度产量平均值可知,N5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达9 238.02 kg·hm-2,N4处理次之,较N5处理仅下降0.3%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根中NADP-ICDH、NADP-ME与(G6PDH+6PGDH)三者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ADP-脱氢酶系统关键酶活性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生育中、后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系活力及NADP-ICDH,NADP-ME和(G6PDH+6PGDH)活性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两年度NADP-ICDH,NADP-ME和(G6PDH+6PGDH)活性在拔节期和挑旗抽穗期对产量有较大的正向作用;挑旗抽穗期根系活力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小,但其通过NADP-ME和戊糖磷酸途径总脱氢酶(G6PDH+6PGDH)活性对产量所产生的间接正向作用较大,因而根系活力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NADP-脱氢酶系统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变化及籽粒产量表现,黄淮平原麦田施氮水平由N5减至N4水平当是最佳选择。NADP-ICDH,NADP-ME和(G6PDH+6PGDH)活性与采用改良TTC法测定的“根系活力”密切相关,其中NADP-ME和(G6PDH+6PGDH)活性对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实践中可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和有效栽培措施实现NADP-ME和(G6PDH+6PGDH)在根中的高表达以提高小麦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