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信息需求水平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人才危机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为高校图书馆馆员有限的能力与读者日益提高的信息需求水平的矛盾。这是由于高校图书馆馆员偏低的学历层次、不合理的学科结构以及较低的工作积极性所造成的。对此,提出了诸如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激励机制、人员流动机制以及提升馆员学历层次等办法及建议,来缓和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2.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条件下的素质教育,它立足专业开展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通过具体的培养标准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之中,是对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拓展和创新。厘清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刻内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使卓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效契合,是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黄建颉  罗兴录 《农学学报》2020,10(5):97-100
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新型农业人才不足且农村人才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力度不足。提出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对策,包括农业高校建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对标乡村振兴人才的内涵,研究乡村振兴人才的特点,统筹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已成为农业高校现阶段重要的任务。农业高校需要建立乡村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保障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吸引乡村人才、留住乡村人才,共同保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山东农业大学深化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改革,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采取的思路和具体途径,旨在为我国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羁绊。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努力构建一个以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为指导,以培养情感为导向,以构建外语教学的跨学科视角为依托,以课程设置的思辨性为载体,以“自下而上”的自主选择性培养为模式,以语言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形成性测试为检验标准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源于科技人才。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扬州市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存在人才总量偏少、整体水平偏低、科研创新能力较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激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扬州市应按照现代化新型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入手,通过建立双重政策机制、多元资金体系、综合培养模式、灵活引进机制及高效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为扬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重点学科体系为例,阐述了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特点,分析了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科建设规划性不强等,并提出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理顺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制订科学建设发展规划、争取项目经费支持等加强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高水平研发人才、优秀加工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94-14595
以"木材科学与工程"和"家具设计"专业为例,提出并实践"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