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BA在葡萄植株体内的运转和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平  黄卫东 《果树学报》2002,19(3):153-157
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根、茎、叶、果等器官对6-苄基腺嘌呤(6-BA)的吸收及它在植株内的运转和分配。结果表明,对1年生葡萄幼苗茎部引入或叶片涂抹6-BA,1h后,在植株所有部位都有分布,其中以茎尖和根部浓度较高,表现为快速、非极性的运输特性。茎部引入5d之内,植株根内6-BA呈持续升高趋势,茎尖内6-BA虽然有波动,但是最后仍达到最大;而叶片涂抹则在涂抹后5h时,全株各部位6-BA浓度达到最大,5d后,除引入叶片外,其它部位几乎测不到6-BA。盛花后30d,果穗浸蘸和穗轴引入6-BA,2h后,果皮、果肉、种子中6-BA浓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果穗浸蘸30d后,果实各部位均已测不到6-BA,穗轴引入30d后,果皮和果肉内仍能测到6-BA,但种子内已测不到。  相似文献   
2.
3.
用2种中性盐(Na Cl和Na2SO4)模拟江苏沿海滩涂土壤盐碱条件,配制不同复盐浓度,对大穗结缕草(Zoysia macrostachya)和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进行30 d复盐胁迫处理,分别测定根和叶中K~+、Na~+含量,探讨复盐胁迫下2种结缕草K~+、Na~+吸收与运输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2种结缕草根和叶中Na~+的含量逐渐升高,中华结缕草的Na~+含量大于大穗结缕草;2种结缕草根和叶中K~+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中2种结缕草K~+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但大穗结缕草K~+含量增加较大,叶中2种结缕草K~+含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2种结缕草根和叶片中K~+/Na~+随盐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叶片中K~+/Na~+大于根中K~+/Na~+,表明盐胁迫促进了K~+向叶片运输。大穗结缕草的SK,Na逐渐降低,中华结缕草的SK,Na先降低后升高,说明2种结缕草对K~+和Na~+的选择性运输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资源高压连续输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近中试规模的生物质资源高压连续输送装置,通过将生物质资源与水混成浆料的方法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的高压连续输送、浆料的固含量可达10%(wt)以上,压力可达40MPa,最大浆料供应量为2.4L/h。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熟期的9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2014、2015年在哈尔滨和北京同步开展试验,研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率及产量在不同生态区之间、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并存在生态区、品种、年际间的显著互作效应.玉米各器官的干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单环刺螠无水保活运输的适宜密度和时间,通过分析对照组、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生理应激和品质指标,考察了在4°C条件下,不同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单环刺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时间点,3个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24 h后,持水力和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输密度胁迫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较大,12~60 h,高密度组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而36和60 h,各密度组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趋势相同。在单环刺螠的保活运输过程中,推荐中运输密度<1.0 kg/L、运输时间<24 h,可以更好地保持单环刺螠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陕西猕猴桃自身的生理特性,并结合陕西周至县猕猴桃的包装形式及运输环境,找出猕猴桃运输损坏的原因,提出猕猴桃合理的运输方案,为快递企业生鲜水果的运输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在1992-1993年进行了5次鳊鱼初孵鱼苗(出膜后1-26小时)的运输试验,都获得成功。鳙鱼初孵鱼苗在运输路程120公里、运输时间3-4小时的情况下,运输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章明奎 《土壤通报》2001,32(3):97-98
在亚热带丘陵河谷地小流域范围内地表物质的迁移常可导致不同沉积区物质组成的变化 .从黄泥土→洪积泥砂土→培泥砂土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 ,其粘粒矿物组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高岭石逐渐下降 ,云母逐渐增加 ,蛭石渐趋下降消失 ,而绿泥石则逐渐形成 ;同时赤铁矿、针铁矿也先后下降消失 .矿物的演化与沉积物所处环境的水分条件及溶液中盐基物质和酸碱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罗兰艳  张洪  王文华  周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41-5843,5846
[目的]为探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增强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在向溶液中添加EDDS和EDTA的情况下,研究油菜对培养液中重金属Cd的吸收和转运情况。[结果]在EDDS和EDTA存在情况下,油菜根系Cd含量减少,地上部Cd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EDDS和EDTA能增强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EDTA对Cd向油菜地上部转运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这与EDTA可显著增强木质部液Cd浓度有关。[结论]EDDS和EDTA均能促进Cd从油菜根系到地上部的转运,且EDTA的能力显著大于ED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