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荻繁殖体地下部分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选择是植被护坡的重要研究内容。获是一种易栽种生长快的禾木科草本植物,具有强盛的地下根状茎和不定根网络系统,可用于加固和防护边坡。本实验采用获不同部位的繁殖体进行无性繁殖,定量研究获的不定根长度和数量、根状茎新生芽数量和地下部分包裹土壤的体积,以预测其护坡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繁殖体发芽率分别为:一年生根状茎顶芽70%,一年生根状茎切段78%,两年或多年生根状茎切段70%,地上茎基部鳞芽73.33%。一年生根状茎切段长出新生植株基部不定根的平均数量为40.95,平均长度为27.62cm,新生芽平均数量为7.4,地下部分最大包裹沙土体积3116623.38cm^3,其地下部分总体生长状态优于其它3种繁殖体。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南荻秸秆炭化利用,缓解洞庭湖区因秸秆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压力,评估南荻生物炭农用增效潜力,本研究选用南方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黄泥和花岗岩母质发育的麻砂泥水稻土,设置6个不同用量的南荻秸秆生物炭处理(质量比0、1%、2%、4%、6%和8%,0~20 cm土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探究南荻秸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两种类型土壤水稻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秸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和土壤类型对水稻各器官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均有影响。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添加生物炭处理下的麻砂泥和红黄泥水稻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提高了0.6%~18.6%和15.5%~42.4%;添加4%生物炭的麻砂泥水稻地上部氮、磷和钾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了 8.6%、10.5%和 82.5%,红黄泥水稻分别提高了 33.8%、100.0%和 125.3%;二次回归方程与肥炭耦合模型拟合表明,麻砂泥和红黄泥水稻氮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51%和4.80%,磷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 4.33%和 7.03%,钾素利用的生物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 4.67%和 4.81%。因此,施用南荻生物炭有利于促进水稻氮磷钾养分累积和生长,生物炭添加量与土壤条件是影响肥炭耦合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氮素水平对营养生长期南荻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Liu)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光合生理特性,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四倍体南荻在5种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光合作用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 ~4 g/株氮素水平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净光合速率较高的处理其植株的气孔导度(G8)、蒸腾速率(Tr)也较高,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较低.在施氮水平为4g/株时,南荻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4.47 μmol/m2·s和3.64 mg/g.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r =0.892*).不同施氨水平南荻植株光响应曲线不同,施氮可提高南荻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在施氮为2g/株和4g/株处理时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在2~4g/株氮素水平范围内,植株最大净光合速率较大.  相似文献   
4.
廖莎  李巧云  关欣  黄慧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50-16752
阐述了芒荻类植物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利用价值,及我国西北地区开发利用芒荻类能源植物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建议发挥芒荻植物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应,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Maxim.) Nakai\]是一种生产燃料乙醇的植物原料,深入研究有助于缓解石油危机问题。通过4个预处理条件的单因素试验,明确了处理后样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个指标含量的变化规律,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荻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稀硫酸预处理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两个预处理条件是:①硫酸浓度:1.5%(g/mL),固液比:1∶6,时间:30 min,温度:120℃;纤维素含量提高15.28%。②1.5%,1∶8,15 min,120℃;纤维素含量提高15.11%。该结果为荻制取燃料乙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0):1436-1438,1464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analyze biomass accumulation, degradation and sacchar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Method] With 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as material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pril 2012 to November 2012 to explore monthly biomass changes and degradation and saccharification of 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Result] Plant height was improving upon time; holocellulose and cellulose contents were increasing with dry weight of shoot system increasing and achieved the peak at 78.1% and 40% in September.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NaOH pre-treatment efficiency is better, when Triarrhena lutarionparia was treated with 2% NaOH at 100 ℃ for 20 min and reducing sugar yield achieved 178,42 mg/g. [Conclusion] 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can be materials for ethyl alcohol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al harvest time is from middle September to middle October.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中荻草根状茎扩展速率及地上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存宇  杨朝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82-10483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中获草根状茎的生长特性。[方法]对2种不同生境(山地、平原)中获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及动态进行研究,同时对获草地上茎的生长动态、高度和密度进行比较。[结果]山地和平原生境中获草根状茎的平均扩展速率分别为82.3、125.6cm/a,扩展较快的时段均为水热条件较好的5~8月份;2种生境中获草地上茎的密度均在8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54.2、76.5株/m2),高度均在11月份达到最大(平均为127.2、168.5cm)。[结论]平原生境中荻草根状茎的扩展速率和地上茎的生长速率均快于山地生境中。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南荻同源四倍体的光合生理特性,以二倍体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参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南荻同源四倍体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变化,胞间CO2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二倍体。南荻同源四倍体植株地上部鲜重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生长初期相比,南荻同源四倍体收获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生理特性优于二倍体。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南荻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正相关极显著;在生育后期南荻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负相关极显著。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影响南荻同源四倍体光合作用的参数不同,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生理与其光合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杰  黄平  左海涛 《草地学报》2008,16(6):646-651
为了草本能源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华北地区的科学种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处理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质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分蘖、生物量和茎叶比影响显著(P<0.05);灌溉对茎叶比、干鲜比和生物量影响显著;施氮肥对所有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在第二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茎叶比影响显著;灌溉对分蘖影响显著;施氮肥对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荻生物质N、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种植密度4.0 plant·m-2降低了C含量;灌溉显著增加其生物质C含量,降低N含量;施氮肥增加了其生物质的N含量;灌溉与施氮肥的交互作用对荻生物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灌溉条件下施氮肥降低了纤维素含量。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在合理种植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灌溉补水和施肥优化其生长特性并提高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10.
郑利林  徐金英  王晓龙  刘宝贵 《土壤》2020,52(2):378-385
准确识别湿地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是湿地恢复和保护的重要前提。水文情势是影响鄱阳湖地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而植被分布格局则会对湿地土壤养分累积与赋存形态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优化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算法,基于多环境变量预测了鄱阳湖典型低滩植物(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inn)和高滩植物(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 Liu)的分布,进而分析这两种植被表层土壤养分累积差异。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虉草和南荻预测的精度分别达到了89.6%和89.3%。模型给出了土壤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按土壤因子与虉草分布的密切相关程度,重要性依次为全钾、氨氮、有机质、含水率、全氮、有效磷、全磷、pH和硝态氮;按土壤因子与南荻分布的密切相关程度,重要性依次为全钾、pH、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氨氮、含水率和有效磷。从植被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偏依赖图中可得出,南荻分布区较虉草分布区土壤酸性更强;虉草分布与土壤全氮、氨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南荻分布则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氨氮关系不显著;虉草分布与土壤全磷含量正相关,而南荻则与全磷负相关;虉草和南荻与土壤有效磷相互作用关系较弱;此外虉草分布区钾含量低,二者负相关,而南荻分布区钾含量高,二者正相关。随机森林方法适用于模拟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单个土壤因子与植被之间的偏依赖关系,易于给出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在研究湿地植被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