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29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37篇
  114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盆栽方法进行播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充实度高。播量200g/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Rayleigh-Ritz法求解两端不等弯矩作用下单轴对称开口薄壁截面梁柱弯扭屈曲临界荷载,分析中考虑了三种常见的边界条件以及屈曲前变形的影响,将本文弯扭屈由临界荷载理论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叶石楠绿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柱层析分离纯化粗提液中的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在40℃下以丙酮∶乙醇=1∶1为提取剂,料液比1∶10,浸提时间1.5 h,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51.26μg/g。该类胡萝卜素粗提液经过柱层析法初步分离纯化,纯化倍数可达1.41。  相似文献   
4.
韩彦艳  杜军华  刁治民 《青海草业》2011,20(3):22-28,32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由于秸秆本身的难降解性和当前处理秸秆的技术水平有限,目前存在秸秆过剩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好秸秆资源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农作物秸秆成分及其化学结构,降解秸秆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秸秆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的方法,微生物发酵秸秆类饲料的应用效果,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生...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4个钢筋混凝土(RC)超短柱、4个型钢混凝土(SRC)超短柱和6个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1;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2.4.试验结果表明,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黏结破坏,与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无明显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但构件的变形能力仍然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在RC超短柱中开缝,形成剪跨比大于2的RC分体柱,可有效提高柱子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对于RC分体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和变形能力下降;当设计轴压比大于0.7时,RC分体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SRC超短柱的剪力连接件设计方法和RC分体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采用外包角钢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加固效果和安全性与诸多因素,如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工艺、加固端锚固构造、加固角钢的增钢率与增箍率、原柱所处的应力状态、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管理等有关。对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过程中影响其加固效果和安全性的诸多因素的安全性防范措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In this paper,four models are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and applied to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program for space fram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beam-column element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flexibility method and the fiber model.Park's test on combined axial and bending columns under cyclic loading are taken as the calibrations,comparisons to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member level are drawn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various mode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calculatingsystem for second-order effect in column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proposed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systems adopted by codes of manycountries.The focus is on explaining the conceptual error and deficiency in somemethods.After expounding the basic law of the second-order effect in framecolumns with different restraints,this paper suggests an improvement of thecalculating system for second-order effect in frame columns for China's DesignCode of Concret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