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枳椇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化学法提取工艺、双氧水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质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化学法提取工艺为:以液料比为8∶1(mL∶g)、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0℃条件下处理40min后过滤,冲洗至中性,然后取滤渣转移至液料比为6∶1(mL∶g)、pH值2的硫酸溶液中,60℃下作用60min,冲洗至中性,干燥。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4.02%,质量分数由果渣中的62.62%(干基计)提高到84.97%;双氧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H2O2、pH值12、45℃、5h,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由51.63%增加到60.21%;制备的膳食纤维产品的持水力由果渣中2.4g/g增加到4.3g/g、持油率由2.3mL/g增加到3.9mL/g、结合水力由2.6g/g增加到4.7g/g、膨胀力由2.8mL/g增加到4.6mL/g。  相似文献   
2.
中国漆蜡颜色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漆蜡的组成成分和加工工艺过程两方面讨论了导致国产漆蜡颜色加深的原因,其中详细分析了漆蜡中的色素、蛋白质等杂质,以及漆蜡中脂肪酸对漆蜡颜色的影响机制,指出导致漆蜡色深的根本原因在于加工工艺,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弱酸性离子树脂HZ-830对绣球菌多糖进行脱色,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脱色pH和脱色时间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将 HZ-830树脂对绣球菌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A )=41℃, pH (B)=8,脱色时间(C)=3.5 h ,平均脱色率为87.73%。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水飞蓟籽的综合利用率,研究水飞蓟籽油精炼的优化工艺。以机械压榨水飞蓟籽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工艺条件,并以水飞蓟宾为标准,使用HPLC检测精炼前后水飞蓟素的含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量碱0.15%,氢氧化钠浓度10%,中和时间25min,中和温度60℃为碱炼脱酸最适条件;在活性白土添加量4%,脱色时间25min,脱色温度100℃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最好;通入水蒸气2h可有效去除毛油在高温时容易产生的臭味;精炼油的水飞蓟素含量为0.247mg.g-1,其水飞蓟素的损失率为11.47%。精炼后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保证了水飞蓟籽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浸提剂种类、浸提剂温度、活性炭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分光光度法在土壤有效磷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脱色透明质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6种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透明质酸(HA)溶液的脱色作用,初步研究了吸附条件对树脂脱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8树脂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当脱色时间为2.5h,树脂用量为1.0g/L,pH为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含量较高的五味子多糖,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法、正交试验法分别对五味子多糖的提取、脱色及脱蛋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过筛60目,料液比1∶30(g/mL),超声功率165.31W,萃取38.75 min;活性炭脱色最佳工艺为调节 pH 5.0,脱色温度80℃,活性炭用量1.5%,搅拌30 min;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 Sevag 试剂(氯仿∶正丁醇=4∶1),每次振荡20 min,样液与试剂比为5∶1,重复处理5次。在此优化条件下,五味子多糖提取率达10.52%,纯度由41.76%增加到79.53%。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白土和氧化铝为脱色剂,研究了不同脱色时间、脱色温度、脱色剂用量以及不同配比对青豆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最佳的脱色工艺为:脱色剂为混合剂、脱色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9.
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酸法活性炭(PAC)对木糖液进行脱色,研究表明,活性炭对木糖液中的氮类物质、酚类化合物及铁等有良好的去除能力,经活性炭脱色后木糖液颜色变浅,其透光率由28.5%提高到66.4%。活性炭经氨水改性后(PAC-NH3.H2O),其表面化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未改性的PAC试样相比,试样PAC-NH3.H2O的碱性官能团浓度由0.313 5 mmol.g-1增加到0.534 9 mmol.g-1,表面的吸附活性位增多,对木糖液中氮类物质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量增加。木糖液经PAC-NH3.H2O脱色后,其透光率由28.5%提高到71.4%,与未改性PAC试样相比,透光率提高了5%,其吸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是一种可行的活性炭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源酪蛋白肽脱色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脱色OD值和肽损失率为指标,研究粉末活性炭对乳源酪蛋白肽的脱色工艺。结果表明,乳源酪蛋白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粉末活性炭用量1.0%,pH 7.0,温度45℃,脱色时间1.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