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河北省石津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现状,根据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实测资料进行率定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反应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用于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预测。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对井灌和井渠联合灌区地下水位进行模拟预测,并考虑井灌次数、井灌定额、渠灌定额等3种因素,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方案2(对灌区采用井渠联合灌溉方式,调整灌水时间:3月份采用井灌模式,单井平均抽水量为45m3/h,5月份和10月份采用渠道灌溉模式,平均灌水定额为1 800m3/hm2)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它能有效控制灌区地下水位,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内源乙烯与蓖麻性别的关系,以蓖麻雌性自交系 YC2-S 及其姊妹两性自交系 YC2-F 为材料,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叶片内源乙烯释放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院从三叶期到开花期,雌性系内源乙烯释放率呈 倒野S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37. 9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7. 5 滋L/ kg 窑 h,然后缓慢上升,现蕾期达到 40. 9 滋L/ kg 窑 h,开 花期再降至 26. 9 滋L/ kg 窑 h;两性系呈野U冶型变化,即从三叶期的 149. 8 滋L/ kg 窑 h下降到五叶期的 18. 4 滋L/ kg 窑 h,然后持 续上升,到开花期达到 226. 3 滋L/ kg 窑 h。 二者在六叶期以前没有差异,六叶期后,前者先升后降,后者持续上升,现蕾期 差异显著、开花期差异极显著。 证明乙烯是蓖麻性型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苦楝种源间种子发芽变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8 个省份 36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进行场圃发芽试验,观测苦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并分析其地理变 异规律。 结果表明,发芽率和发芽势在种源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6 个种源平均发芽率为 59. 5% ,平均发芽势为 40. 3% 。 发芽性状表现较好的种源是江西赣州、于都、遂川,云南麻栗坡和西畴,福建漳平以及广东恩平;表现较差的 是海南、云南勐腊和罗平,贵州兴义以及福建永安等种源。 发芽率、发芽势随采种点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且 发芽时间相对集中。 聚类分析将 36个种源聚为 5类,相同或相邻物候区的种源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土壤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处华北冲积平原的曲周盐渍土区土壤元素全量 (ST)、1∶1浸出液(SE)和土壤溶液 (SS)中各元素的浓度范围和特征 ,及其与地下水中元素的联系。土壤元素全量主要与土壤质地 (反映了矿物组成 )有关 ,只有盐渍化严重的土壤 ,易溶性元素对其全量的增加有一定影响。元素在土壤溶液和 1∶1浸出液中的浓度差异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各土层元素在SE中的含量占全量的百分率 ,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元素的可溶性和移动性。土壤—地下水系统中 1m和 2m土层的大部分元素在 1∶1浸出液中的浓度平均值与地下水矿化度和与地下水中相应元素的浓度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无相关关系的元素 ,大多属迁移系数较小的元素。文中还以例说明了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 1∶1浸出液中元素浓度垂直剖面特征 ,以及与地下水中相应元素浓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摘要报道陕西韩城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的1个大型真菌新记录科原质鬼笔科和1个新纪录种日本考巴菌。根据标本,对该种真菌的形态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6.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occurrence of chlamydiae in several mammalian host species. Clinical samples that previously tested positive in a Chlamydiaceae-specific real-time PCR were retested using six species-specific real-time PCR assays to identify the chlamydial species involved. Chlamydophila (Cp.) abortus was the agent most frequently found in cattle, sheep, horses, goats, and pigs. Detection in cattle of Cp. psittaci (11% of samples) and Chlamydia (C.) suis (9%), as well as Cp. psittaci in a goat sample was somewhat unexpected. DNA of two different chlamydiae was identified in 56 (12.7%) of 440 samples tested. Cp. felis was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found in cats, while in guinea pigs and rabbits only Cp. caviae was detected. Interestingly, the latter two pathogens were also identified in samples from dogs. The data show that mixed chlamydial infections are not rare and suggest an extended host range of individual species.  相似文献   
7.
以美洲黑杨‘D189’和辽宁杨为杂交亲本,利用花粉管通道法,经柱头滴注,将携带山葡萄CBF3(VaCBF3)基因的质粒导入杨树中。结果显示:在杂交授粉后,经过目的基因导入,共获得了52株转化后代,经PCR检测,有5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推断目的基因已导入到杨树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花粉管通道培育抗寒杨树新品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金马公司已在H1块开展了深部弱凝胶调驱,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调驱运行过程中,出现现场成胶波动,成胶率变差的现象,阶段成胶率仅75%,严重影响了调驱工程的实施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影响调驱体系成胶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水中溶解氧等因素。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弱凝胶氧化降解机理,联系H1块聚合物驱实际情况,研究了影响成胶效果各因素的临界值。实验结果表明,溶解氧含量影响着弱凝胶的成胶强度及成胶时间,在溶解氧含量0mg/L~3mg/L区间成胶强度低并且成胶时间过长,在4mg/L~10mg/L区间成胶效果较好,得到两个临界值分别为1.5mg/L和7mg/L。  相似文献   
9.
1988~1990年在乌鲁木齐市老满城进行了奇台无芒雀麦、昭苏无芒雀麦、八农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和老芒麦(CK)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奇台无芒雀麦产草量很高,极显著地高于对照老芒麦,与林肯无芒雀麦和八农无芒雀麦均属于丰产型品种,其生长速度和再生速度快,饲草品质好,种子产量表现最高,并且抗病虫害能力较好,是新疆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品种,在生产中可以取代老芒麦。奇台无芒雀麦是地方品种,个体间在许多性状上一致性较差,提高该品种的一致性和生长,再生的整齐度是今后育种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青海省29个气象台站1961-20t3年的实测气象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空间分析、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青海省干旱指数的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与北极涛动(A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气候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青海省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49,整体呈现出波动降低趋势,其线性降低速率为-0.03· 10 a-1(α=0.01),表明青海省气候有变湿的趋势.研究区年内干旱指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8月,最大值出现在12月.最高值出现在西北部的茫崖镇与中北部的格尔木市和诺木洪乡,最低值出现在中南部的曲麻莱县和东南部的久治县.青海省干旱指数与日照时数(P<0.01)和风速(P<0.05)总体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和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此外,研究区干旱指数与北极涛动(A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指数存在多尺度的显著相关性(a=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