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分别免疫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免疫后采血测定其HI抗体,观察我国现有的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对特禽及水禽的免疫效力.结果,免疫后3周,SPF鸡、乌鸡、珍珠鸡、贵妃鸡、火鸡、鸭及鹅的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2 7.2、2 7.6、2 4.3、2 4.83、2 4.6、2 6.2及2 5.3,乌鸡两次免疫,其中一次HI抗体为2 9.65.试验证明,SPF鸡、特禽及水禽用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均能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但不同种类的家禽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存在较大差异,以SPF鸡及乌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最高,而珍珠鸡、贵妃鸡及火鸡所产生的HI抗体滴度较低,水禽对H5N2亚型禽流感疫苗可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2.
The patterns of cleavage of mtDNA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was analysed for six fowl breeds and of .Hyline White,Hyline Brown,ISA Brown,Hisex Brown,Lohmann White,Abor Acres and mtDNA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in the restriction patterns with the following eight enzymes,Ava Ⅰ,AvaⅡ,EcoRⅠ,HindⅢ,BamHI,PvuⅡ,PstⅠ,HincⅡ.The restriction cieavage patterns were identical among these breeds.Hyline White,Hyline Brown,ISA Brown,Hisex Brown,Lohmann White-A type.The patterns of Abor Acres were Btype.Based on their mtDNA restriction types,all the breed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se groups were calculated in roder to define thei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The relationship among five egg line breeds is close,while Abor Acres(Broiler fow)is relatively far from them.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ce of mtDNA could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t origins.The polymorphic sites in mtDNA of Hyline White bas been located on a restriction map.  相似文献   
3.
21日龄伊莎珍珠鸡分别用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攻毒,并设相同日龄雏鸡攻毒做对照。经口感染NDV组珍珠鸡全部发病,死亡率30%(3/10),雏鸡对照组亦全部发病,死亡率70%(7/10);经口接种IBDV的珍珠鸡无一发病,剖检无病变,琼脂扩散试验亦未检测到IBDV抗体,也未能在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而经口腔接种IBDV的对照鸡则有80%发病,死亡率20%,血清中检测到IBDV抗体,并从其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经泄殖腔接种IBDV的珍珠鸡亦未见发病,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法氏囊,脾脏及肾脏等处出现病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 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 1日龄泰和乌骨鸡 27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设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 4.75mg/kg)中添加 0、5、15、30、60、125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 28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不同添加水平对 1~28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 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 30mg/kg时,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 -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 30mg/kg。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泰和乌骨鸡和鸡药用价值、滋补作用及生产性能 ,研究了益生素、寡果糖、糖萜素和中草药制剂等抗生素替代品对泰和乌骨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a -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 ,① 5周龄时 ,与对照组相比 ,a -淀粉酶活性 :寡果糖组和糖萜素组均呈显著提高 (P <0 0 5 ) ,益生素组和中草药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无显著差异 ;胰蛋白酶活性 :有显著提高 (P <0 0 5 )的是益生素组、寡果糖组和糖萜素组 ,中草药组有提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② 10周龄时 ,a -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呈显著提高 (P <0 0 5 )的有寡果糖组、糖萜素组和中草药组 ,益生素组比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选用28日龄泰和乌骨鸡13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12周龄.在5~8周龄3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24%、0.566%和0.708%,在9~12周龄3个处理组日粮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402%、0.521%和0.640%.结果表明:(1)在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P<0.05),但酪氨酸水平对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泰和乌骨鸡胸肌黑色素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极显著增大(P<0.01),但腿肌和皮肤黑色素含量未受酪氨酸水平影响(P>0.05).(2)在9~12周龄,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胸肌和腿肌黑色素含量(P<0.05),而对皮肤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3个处理组中,高酪氨酸水平组的胸肌和腿肌黑色素最高.在本试验的酪氨酸水平范围内,提高日粮酪氨酸水平可促进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沉积而不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6%、0.63%和0.80%.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黑色素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腿肌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腿肌黑色素含量有随酪氨酸水平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银合欢叶片含粗蛋白25~29%,富含动物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比较高产、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对鸡配以5%和猪配以15%的饲养试验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用50%的配比进行一个月喂鸡试验,未发现脱毛现象。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羽色及肤色的遗传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乌骨鸡羽色及肤色的遗传基因研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了争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对福建河田鸡生长性能和营养需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春夏季试验和秋冬季试验,确定了不同季节的环境温度对福建河田鸡生长性能以及日粮能量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公母各分为9组,饲养期为16周,分为4个阶段,室内平养,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在春夏季,由于环境温度逐渐升高,与河田鸡生长所需的生理温度不相适应,导致日增重和周体重拐点周龄提前,拐点重量下降;与秋冬季饲养组相比,春夏季饲养的河田鸡日粮能量浓度升高,而蛋白质需要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