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云厚朴提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云厚朴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SFE-CO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萃取物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不同温度干燥时的含量变化并得出降解规律,干燥时降解为一级反应,在100 ℃降解较快。采用恒温加速实验,得出SFE-CO2萃取液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室温25 ℃贮存期分别为1 125.6 h和975.7 h。在制剂生产中,云厚朴SFE-CO2萃取物不宜长时间贮存,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由于热不稳定性,高温干燥会导致制剂质量不稳定,降低药效,应在较低温度下干燥。  相似文献   
2.
3.
人工栽培凹叶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栽培厚朴,其林龄、胸径及同株不同部位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厚朴酚类物质含量变异与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厚朴 5年生种源试验林共 13个种源 39个树皮样品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 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 :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 /和厚朴酚比例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叶先端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 ,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 ,总含量前者是后者的 10 .34倍。以上 4个厚朴品质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其种源遗传力为 0 .7585~ 0 .94 6 5,且呈经向为主 ,经、纬双向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利用和厚朴的树枝,在1.5、1.7、2.1 MPa等不同压力条件下,对和厚朴树枝进行高压水蒸气蒸馏以提取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蒸馏液和废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并以有机溶剂提取出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作为全部提取量,计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结果表明,1.5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为4.53%,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分别为33.61%和30.59%。2.1 MPa高压水蒸气蒸馏的精油收率最高(9.05%),但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转移率比1.5 MPa条件下的转移率降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从和厚朴树枝中得到了高提取率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和厚朴的蒸馏压力越高,各成分的提取率越高,但随着压力的增加,提取成分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和厚朴酚延缓小鼠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和厚朴酚延缓小鼠的衰老作用,采用抗应激—耐缺氧、负重游泳试验观察小鼠的耐缺氧和游泳时间;检测小鼠正常组织在自氧化和半胱氨酸-硫酸亚铁激发氧化时MDA的生成量。结果表明:高剂量10.00mg/(kg.d)与低剂量2.00 mg/(kg.d)组的和厚朴酚均能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P<0.01),极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P<0.01);高剂量组(1.12×10-3mol/L)和厚朴酚能够明显抑制小鼠心、脑、肝匀浆的体外过氧化脂质氧化产物的生成(P<0.01),并据此说明和厚朴酚可调节小鼠机体对应激刺激的反应能力,增强机体耐受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和厚朴酚标准品为试材,测定其对引起采后水果腐烂的青霉菌(Penicililum expansum)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和厚朴酚对供试青霉菌(P.expansum)茵丝与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链格孢菌(A.alternata)菌丝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链格孢菌(A.alternata)孢子萌发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从厚朴树的自然落叶中提取总酚化合物,以粗提物为材料,测定其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同时在盆载和大田条件下用粗提物对棉苗立枯病,小麦白粉病和蚕豆赤斑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证明:粗提物对供试的10种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盆栽和大田试验均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经分离-纯化和鉴定,粗提物中的抑菌物质为厚朴酚及和厚朴酚。通过对比试验,发现2种酚类物质在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啶酰菌胺混配的增效作用,筛选出能够防治灰霉病的混剂,本研究将百里香酚、和厚朴酚分别与百菌清、啶酰菌胺以不同比例混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并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以优化筛选方案,评价混剂的联合毒力。实验结果表明: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筛选工作量,且准确率较高;百里香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5:1、2:3、1:5和1:10比例混配,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10:1、5:1、3:2、2:3和1:10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10:1比例混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其CTC值为309.15,以1:10比例混配时抑菌活性最高,其对B. cinereaEC50为0.29 mg/L,高于杀菌剂百菌清。因此,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是筛选杀菌剂混剂配方的合理方案,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百菌清以合理比例混配所得混剂具有防治灰霉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醇碱法提取厚朴总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碱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度高、预测性好,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的R2分别为0.940 2、0.962 6、0.960 6。经响应面分析,在超声强度150W下,提取厚朴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6%、碱浓度0.8%、料液比1∶36、超声时间29min,在此条件下和厚朴酚、厚朴酚、厚朴总酚得率分别为1.95、9.80、11.75mg/g。【结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对厚朴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具有提取得率高、时间短、耗能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