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卷丹富含淀粉、蛋白质的特点 ,以干片及制淀粉所得的清汁为原料 ,进行了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 0 .0 2 %的黄原胶、0 .1%的 CMC—Na和 0 .1%的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 ,使卷丹奶有较好的稳定性 ;卷丹奶饮料最佳配方为 :1∶ 9的卷丹与水混合 ,6%的白砂糖 ,4%的脱脂乳 ,0 .1%的柠檬酸 .清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 :6%的白砂糖 ,0 .1%的柠檬酸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抗性强、观赏性优良的卷丹百合新种质,采用液体培养基悬滴法测定3个观赏百合品种‘Black stone’‘Tresor’‘Sorbonne’ 的花粉生活力;用蕾期授粉、正常授粉、延迟授粉、切割柱头授粉方式分别与母本卷丹百合进行杂交,对获得的杂交后代进行胚珠培养及增殖扩繁,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Sorbonne’的花粉萌发率总体高于‘Black stone’和‘Tresor’;蕾期授粉的结实率最高,为14.44%;卷丹בBlack stone’ 组合获得蒴果数量最多,共得到了17个蒴果;对杂交蒴果进行胚珠培养,得到9株F1代杂种苗;筛选杂种苗增殖扩繁的较适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0. 1 mg/L NAA+1 mg/L 6–BA+8 g/L琼脂;鳞茎膨大生根较适培养基为MS+80 g/L蔗糖+0.1 mg/L NAA+ 0. 05 mg/L 6–BA+0.75 g/L活性炭+6.5 g/L琼脂,最适培养环境为黑暗培养;通过4对引物鉴定证实卷丹בTresor’的2个杂种株系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3.
随着卷丹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卷丹百合叶部真菌性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2014年6~7月份,由于降水偏多,卷丹百合叶部病害大发生,6月中旬重病田卷丹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块卷丹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从卷丹百合发病叶片分离得到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孢子形态观察、18S rDNA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半知菌链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5℃;适宜 pH为6~7;在供试的几种碳、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麦芽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  相似文献   
4.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叶腋组织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AGO1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LlAGO1。其全长4 014 bp,开放阅读框长3 687 bp,编码1 228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35.36 kD,理论等电点(pI)为9.57。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LlAGO1含有PAZ和Piwi两个AGO1典型的结构域;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LlAGO1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相关同源蛋白高度相似,且与芦笋AGO1a蛋白(XP_020260210.1)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LlAGO1在卷丹叶腋、鳞片、根、叶等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叶腋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和根中的表达较弱;腋生珠芽形成过程中,LlAGO1仅在可形成珠芽的上部叶腋表达,且在珠芽形成时表达量最高,而在不形成珠芽的下部叶腋几乎不表达,推测LlAGO1可能与卷丹珠芽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无病毒的优质种苗,以感染CMV、LSV和LRV的卷丹百合珠芽为试材,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添加病毒唑的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探讨最适宜的脱毒方法。结果表明:对于CMV,仅通过茎尖培养,剥取0.1~0.3 mm大小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100%,但成活率仅为45%;对于LS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1~0.3 mm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对于LR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可使脱毒率达90%以上。综合3种病毒的脱毒率和成活率,以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成活率较高,脱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鳞片不同放置方式对卷丹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放置方式的卷丹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已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已建立快速无性繁殖体系.3种不同放置方式分别为:鳞片内侧向上平放、鳞片竖直插入、鳞片内侧向下平放.以MS培养基+不同的激素配比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放置方式的鳞片分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鳞片内侧向上平放>鳞片竖直插入>鳞片内侧向下平放.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卷丹百合、兰州百合为材料,测定D-101大孔树脂纯化处理前后的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卷丹百合、芦丁和兰州百合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用D-101大孔树脂纯化处理前后卷丹百合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87 9和1.723 4 mg/g,兰州百合在纯化前后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650 6和1.326 3 mg/g。卷丹百合总黄酮对O2-.、.OH和DPPH都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强于芦丁及兰州百合,表现为:①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4.00 g/L时,对O2-.的清除率达到89.64%,比同质量浓度芦丁与兰州百合分别高出70.58%和2.57%;②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40 g/L时,对.OH的清除率为62.83%,而同质量浓度芦丁与兰州百合分别为35.68%和25.35%;③当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1.00 g/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47.45%,在同质量浓度下分别比芦丁与兰州百合高出6.82和7.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卷丹的组织培养及快繁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卷丹的鳞片作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鳞片的诱导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卷丹鳞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6-BA2.0 mg/L NAA0.2 mg/L,可诱导出生长势较强、数量较多的不定芽;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 6-BA1.0 mg/L NAA0.2 mg/L。  相似文献   
9.
同一病株西瓜枯萎病菌RA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MS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s)分子标记技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3个西瓜枯萎病病株分离物Fon1、Fon2、Fon3各10个单孢菌株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10个RAMS引物进行扩增, Fon1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条;Fon2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5条;Fon3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4条。结果分析表明,同一病株分离物的不同单孢菌株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无菌小鳞片为试材,通过切片处理、优化农杆菌侵染浓度与时间以及重悬液和共培养基成分,构建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MS + 1.5 mg ? L-1 6-BA + 0.5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切片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添加100 mg ? L-1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褐化并促进不定芽增殖。MS + 2.0 mg ? L-1 NAA + 30 g ? L-1蔗糖是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发现,培养基中添加Kan 100 mg ? L-1或Hyg 75 mg ? L-1 结合Cef 400 mg ? L-1适宜抗性筛选。GUS染色分析表明,以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0 μmol ? L-1 AS和去除大量元素的改良MS + 1.0 mg ? L-1 6-BA + 1.0 mg ? L-1 NAA + 100 μmol ? L-1 AS为重悬液和共培养基,将切片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侵染15 min,获得81.72% 瞬时转化率和25.2% 稳定遗传转化率。将岷江百合LrCCoAOMT转化卷丹,分子检测和GUS染色分析表明已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