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农杆菌介导的红曲菌T-DNA插入突变库中8 000多株转化子为材料,通过菌落形态观察,获得230株形态变化显著的突变子,并将其分为7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4株代表菌株产色素、莫纳可啉K(Mo-nacolin K)、桔霉素和淀粉酶的情况.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的产色素能力均低于出发菌株M-7,其中806#和2553#的色价均不到M-7的1/10;10株突变菌株产Monacolin K的能力高于M-7,其中3245#产Monacolin K的能力较M-7提高了近10倍,达到679.25μg/g;1822#产桔霉素(干红曲)能力最高,达60.01 ng/g,是M-7的近30倍,而806#和178#产桔霉素能力较低,在试验条件下未检测到;13株突菌株的淀粉酶活高于M-7,1067#最高约为M-7的20倍,达3 227.10 U/g.  相似文献   
2.
鹿类动物毛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扫描电镜检测了15种鹿类毛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鹿毛的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种不同个体毛的鳞片形态有差异,同一个体同一根毛样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若将毛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应用于野生动物分类或识别鉴定上,应考虑样品的个体差异性、局部性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应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毛样数据库,以及引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系统来完善此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口胭脂鱼幼鱼外部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全长10.1 ̄17.8cm、体重17.0 ̄81.0g的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幼鱼的外部形态和可数性状,采用框架形态分析法进行了形态学性状测定,并与银鲫、鲤鱼的主要可数可量性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东祁连山杜鹃属植物形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杜鹃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表明:百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个体相对低矮,叶片近革质、密被鳞片、有芳香但不强烈;烈香杜鹃个体较前者略高,叶片软革质、上无鳞片但背面有稀疏鳞片、有强烈芳香;陇蜀杜鹃个体最高,叶片坚革质、无鳞片、无芳香。花的数目陇蜀杜鹃和烈香杜鹃较多,为12~17朵;头花杜鹃3~8朵;而百里香杜鹃则为单一、偶成双。其叶片显示出不同的生态适应特点,即百里香杜鹃为小叶密鳞半落叶、头花杜鹃为小叶密鳞强反卷、烈香杜鹃为中叶疏鳞角质反卷、陇蜀杜鹃为大叶厚角质反卷。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茶蜂花粉和不同酿制时间的蜂蜂中花粉粒外部形态和萌发沟,没有发现花粉的细胞壁和细胞结构被破坏的迹象,花粉粒在蜂粮酿制过程中外部形态保持不变。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蜂粮中花粉粒内含物外吐的数量比蜂花粉多,而且在蜂粮酿制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内含物外吐的花粉粒所占的比例增加,花粉内含物外吐使花粉更易于被破壁和消化。蜂花粉和蜂粮中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蜂粮配制初期,由于蜜蜂的添加物和乳酸发酵的作用,其蛋白质、总糖含量比蜂花粉高;随着配制时间的延长,蜂粮中营养成分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取不同时间的水分控制处理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2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当受到水分胁迫时,2种植物体内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紫穗槐Pro含量的峰值为184.37μg·g-1,刺槐的峰值为119.35μg·g-1,刺槐的耐脱水能力比紫穗槐弱;从干旱胁迫条件下2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缺等指标的变化也得出紫穗槐的抗旱性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7.
从江西省各地采集分离获得108个辣椒疫霉菌株,通过菌丝生长法等测定了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氟吗啉对辣椒疫霉菌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作用明显,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对氟吗啉的敏感性较高,EC50值范围为0.07852~0.38622 μg/mL,平均EC50值为0.18159 μg/mL;游动孢子囊形成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更高,EC50值范围为0.00251~0.03943 μg/mL,平均EC50值为0.01588 μg/mL;游动孢子萌发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范围为0.00156~0.00965 μg/mL,平均EC50值为0.00515 μg/mL。正态分析表明,辣椒疫霉菌108个菌株的3个发育阶段对氟吗啉的敏感性符合正态分布,江西省内目前还不存在耐药性的辣椒疫霉群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品种的种子形态分析及其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建立中国当代玉米品种的种子重要形态性状的基础信息集。【方法】扫描获得中国当代193个代表性玉米品种各50粒种子的正反面彩色图像,确定大小、形状、纹理和颜色共4大类27个能够系统反映籽粒形态的数量性状,自行编制数字图像处理程序实现了形态特征的自动提取并获得品种各性状的籽粒均值,采用SAS软件的单性状描述统计和单性状或同类性状聚类分析对品种进行评价与分类。【结果】建立了一个含有9 650个玉米粒的19 300幅彩色图像的数据库,明确了籽粒各个形态性状的变化规律,按变异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组别,发现中国当代玉米品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聚集程度都比较高,筛选出36份(次)特异种质材料。【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粒的形态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数据,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作物籽粒形态检测技术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贮藏前后的板栗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贮藏前的板栗细胞排列紧密,淀粉粒清晰可见,细胞膜较完整、光滑、内质均匀;腐烂板栗的细胞膜不完整,细胞与细胞的界限不明显,淀粉粒不清晰,线粒体膜不清晰,嵴模糊。但是贮藏前后板栗的细胞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4种灌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干旱方式,对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伞房决明Cassiacorymbosa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等4种灌木进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的过程中,美丽胡枝子和马棘的SOD活性初期变化较小,后期迅速上升.复水后有所下降。伞房决明和紫穗槐则是初期上升至最大值后下降,复水后小幅上升:POD活性总体上均呈先升后降复水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同植物的POD活性大小存在一定差异: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胁迫初期下降,随胁迫程度的加剧,逐渐上升,复水后又下降;Pro质量分数在胁迫期间上升、复水后下降.美丽胡枝子变化幅度最大,伞房决明变幅最小。干旱胁迫引起了美丽胡枝子等4种灌木植物体内生理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植物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受植物体内物质的综合调控,其抗旱机制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之下伞房决明的抗旱能力较强。图5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