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5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激蛋白90家族(heat shock protein 90(HSP)family)是一种进化保守的蛋白质,在分子伴侣功能、细胞循环调控、抗原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和豆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doui)热激蛋白9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Bx-hsp90、Bm-hsp90和Bd-hsp90,(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U013561、HMO34943和HM347331),其cDNA全长分别为2255、2193和2232bp,开放阅读框均为2127bp,编码708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的长度分别为33、13和13bp,3'端非编码区的长度分别为95、53和92bp。其DNA全长分别为2440、2388和2407bp,包含3个内含子。三者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8.78%。进化分析表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豆伞滑刃线虫与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三...  相似文献   
2.
拟松材线虫对黑松苗的致病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测定来源于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挪威和法国的20个拟松材线虫种群对2年生黑松苗的致病力。根据其致病力大小分为3类:第1类致病力很强,致死率大于85%,RHS(相关寄主适生性)系数大于100,包括法国的1个种群和中国的3个种群;第Ⅱ类有较强的致病潜能,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危害,这一类数量最多,包括中国的11个种群和加拿大的1个种群;第Ⅲ类几乎没有致病力,其致死率和RHS系数都是0,包括韩国的2个种群及日本和挪威各1个种群。试验证明法国BmFr种群致死速度最快,致病力最强。黑松苗在感染拟松材线虫后,用自然界水分胁迫和PEG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明显加快黑松苗死亡速度,且大大提高死亡率。提示在高温干旱的年份拟松材线虫可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风险性分析和计算,得出拟松材线虫是松树的重要病害种类,其R值为1.74,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贵州省拟松材线虫病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东部用二阶原虫除害法防治松材线虫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用二阶原点除害法清理松材虫病死树能取得次年病死树防治效果(减退率下降53.2%),部分林地防治无效是由于防治质量差,松林火灾、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因子所致。  相似文献   
5.
《湖北林业科技》2015,(6):40-44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同构成松材线虫复合群体,为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物。拟松材线虫危害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工作不如松材线虫细致。近年来,随着拟松材线虫致病性增强现象不断被报道,人们逐步加强了拟松材线虫研究。本文从拟松材线虫分类学特征、致病性研究及与松材线虫关系等角度对拟松材线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14-3-3蛋白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14-3-3蛋白EST序列BXC56(登录号为FG589472)、BMCl20(登录号为FG589351),采用RACE技术获取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14-3-3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Bxl4-3-3a和Bml4-3-3a,并对克隆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Bx14-3-3a全长1039bp,包含一个75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含有251个氨基酸残基,包含2个14-3-3蛋白标签,编码蛋白分子量为61.43kD,等电点为4.88。Bx14-3-3a基因组结构中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舍子序列。Bm14-3-3a全长992bp。有与Bx14-3-3a编码完全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序列比对结果表明,14-3-3在真核生物间高度保守,Bx14-3-3A和Bm14-3-3A蛋白在系统进化上与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的物种近缘关系较近,与植物线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系统发育关系上最为亲近。[结论]Bx14-3-3a和Bm14-3-3a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其调控因子对形态、致病力、繁殖力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盐度对横带髭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突变和渐变两种方法分别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横带髭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渐变实验获得的胚胎发育温度、盐度范围均相应地比突变实验的结果宽;横带髭鲷胚胎发育适应的盐度范围比较宽,需要的温度比较高,通常在19℃以上;在适宜范围内,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或盐度的升高而加快,低温、低盐是限制胚胎发育速度的主要因素。盐度对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远不及水温对其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rDNA的ITS1区和5.8S区核甘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分别设计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φ为4%的甲醛)固定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雌虫尾部形态和寄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Tenninal mucro of adult female w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 between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Bx) and its allied species Bursaphe/enchus mucronatus (Bb). In general, Bx had no mucro. But it could have mucro in some situations. In the test, Bx without mucro was inoculated on Chineses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Japanese black pine (Pinus thunbergi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5% of adult females Bx isolated from Chinese pine had terminal mucro. On Japanese black pine only 4.2% of adult females Bx had terminal mucro. Bx with terminal mucro from Chinese pine was re-inoculated on the fungus, Pestalotia sp. and Japanese black pine. It was found that 100% adult females had no terminal mucro on the fungus and 3.4% with terminal mucro on Japanese black pine.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杂交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杂交方法对来自南京、四川、日本、法国和加拿大等地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共10个株系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能杂交成功,但后代数量少且大多不孕,两者间遗传差异较大,这两种线虫各株系间无明显差异。当中国线虫分别与日本、法国、加拿大株系杂交时,无论种间或种内均有差异,前者差异更显著。种间杂交中多数后代雌虫较难与父本加交产生子代幼虫。种间杂交在产生正常后代的同时也产生1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