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媒体有其特殊性:多元化的社会转型需要媒体发挥较为多元化的社会功能。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另一方面叉要通过舆论监督来建立媒介信任,从而达到建立社会公信力,抢占市场的目的。笔者以《南方周末》的矿难事故报道为对象,分析目前中国媒体所担负的具体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新闻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和新闻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为基础,从媒体报道和媒介环境发展层面考察媒体监督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其会计稳健性会降低,但稳健性的降低并不显著;而媒体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水平及媒介环境发展程度与会计稳健性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法律素质作为农村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领导干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村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拟从如何提高农村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素质的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舆情与舆情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舆情分析服务的意义、作用与体会,指出了为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利用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舆情分析服务工作,为卫生行政决策和管理实践提供高层次情报服务,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舆情分析服务模式的相关概念,结合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开展舆情分析服务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了舆情分析服务的4种模式,指出了未来舆情分析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开展舆情分析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和社会信息的透明化,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性、突发性、复杂性等新趋势、新特点,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着力加强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提出该地区苗圃建设的功能性定位、建设依据及规模、目的性和必要性等苗圃建设所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并提出苗圃建设选址以及圃地区域划分的规划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阿克苏日报》对7.18事件和7.30、7.31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选取了从2011年7月18日到2011年8月31日内的相关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体裁新闻写作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其特色与不足之处,并总结出对地方媒体引导舆论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隐私权的相关理论概念入手,进而探讨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自由、公众知情 权、舆论监督权的关系,最终提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以期待推动我国对公众人 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Expert opinions have been used in a variety of fields to identify relevant issues and courses of action. This study surveys experts in forestry and climate change from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o gauge their perspectives on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on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orest adaptation in the region, and explores recommendations and initiatives for adapting forests to climate change. There was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 ecosystems and on economic sectors such as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espondents also indicated a lack of public awareness and policy and legislation as challenges to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opinion between regions on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 satisfaction with actions taken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locally specific policies and research. The study present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to address issues of most concern, based on subregion and professional affiliation throughout the Asia–Pacific region.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policy and forest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region.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provide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pply research finding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outside of the AP region. The conclusions should be communicated relative to the level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target audience,ensuring that scientific finding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effectively communicated to ensur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 adapt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