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克隆获得桃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明确钠离子通道的典型特征,为研究桃蚜抗性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验技术主要有RT-PCR和PCR,克隆桃蚜钠离子通道基因cDNA序列,利用相关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得到两段cDNA序列MpNav-1(NCBI登录号:MN124170)和MpNav-2(NCBI登录号:MN176136)。MpNav-1长度为2945 bp,包括287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58个氨基酸;MpNav-2长度为3546 bp,包括348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161个氨基酸。MpNav-1和MpNav-2共同组成桃蚜的钠离子通道α亚基,MpNav-1包含同源结构域Ⅰ和同源结构域Ⅱ,MpNav-2包含同源结构域Ⅲ和同源结构域Ⅳ。同源比对发现,桃蚜与豌豆蚜和高粱蚜钠离子通道基因相似度分别高达97.67%和97.65%,所克隆序列包含昆虫钠离子通道α亚基典型特征,具有MFM模块,并含有蚜虫类钠通道特有模块DENS。成功地克隆桃蚜钠离子通道基因,为阐明其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产生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几种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和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中国蔬菜》2005,1(2):15-17
研究了苍耳提取物和合果芋(白蝴蝶)提取物以及常用天然药剂机油乳剂和 0. 3 %印楝素乳油对桃蚜和萝卜蚜实验种群的影响,两种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 印楝素乳油 (2 000×) >苍耳提取物(DW 0 04g·mL-1 ) >机油乳剂(400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对萝卜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印楝素乳油(2 000×) >机油乳剂 ( 400×) >苍耳提取物 (DW 0. 04g·mL-1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苍耳提取物对萝卜蚜实验种群有明显干扰控制作用,处理后萝卜蚜下代的种群增长量仅为对照的 24. 9 %;此外,苍耳提取物可延缓桃蚜和萝卜蚜的生长发育进程,使发育历期延长,对桃蚜的作用效果比对萝卜蚜的作用效果强;白蝴蝶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实验种群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可延长桃蚜的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4.
寄主植物对桃蚜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1995~1996年研究了寄主植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诱导作用。在试验的甘蓝、茄子和桃树3种寄主植物中,取食甘蓝的桃蚜种群CarE和AChE活性最高,取食茄子和桃树的桃蚜种群CarE活性没有明显不同,而AChE活性取食茄子的桃蚜种群明显高于取食桃树的种群。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是桃树>茄子>甘蓝,而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则是甘蓝>茄子>桃树。AChE与毒扁豆碱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大小顺序为甘蓝>桃树>茄子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6.
B型烟粉虱取食能够诱导烟草产生对烟蚜的抗性反应,为了明确水杨酸和茉莉酸防御信号途径与烟粉虱诱导抗蚜防御之间的关系,采用生化分析、实时定量PCR、蚜虫生物活性测定等方法比较了烟粉虱若虫取食对烟草水杨酸、茉莉酸含量、通路下游防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外源水杨酸、茉莉酸对烟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烟粉虱侵染能够显著激活水杨酸防御途径,在取食15天后,水杨酸水平较对照升高1.40倍,水杨酸下游防御基因PR-1aPR-2a分别较对照升高3.22和0.74倍;然而烟粉虱侵染后烟草叶片茉莉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JA下游防御基因PI-II和TPI的转录水平分别较对照降低73.91%和56.73%。生测结果显示,外源施用水杨酸对烟蚜的存活率和相对平均生长率具有显著不利影响。烟草叶片施用1 mmol/L水杨酸后,蚜虫的存活率及相对生长率分别较对照降低43.2%和11.54%;然而喷施茉莉酸甲酯对蚜虫的生长发育无不利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水杨酸介导的防御应答在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的抗蚜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黑胫突眼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From a total of 261 yellow sugarbeet leaves collected from 10 countries representing three continents, the incid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trains of Beet mild yellowing virus (BMYV), Beet chlorosis virus (BChV) and Beet yellows virus (BYV) were analysed using ser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BMYV was found in all countries except Greece, an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areas of Europe, whereas BYV predominated in Turkey, Spain, Greece, the USA and Chile. BChV, originally found in the USA and the UK in 1989, was identified in France, Spain, the Netherlands and Chile. Nine sugar beet poleroviruses, plus a reference isolate of Turnip yellows virus (TuYV, syn. Beet western yellows virus ),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and compared. Isolates obtained from sugar beet infected this species, but not oilseed rape or lettuce; all isolates except one infected Capsella bursa-pastoris . The coat-protein sequences of these isolates were highly similar, with the consensus sequence representing 89% of nucleotide residues. Within the coat-protein gene, two regions were identified that could represent specific epitopes to which monoclonal antibody BYDV-PAV-IL-1 could bind; this antibody is used to distinguish beet poleroviruses in ELISA. Comparison of the sequences at the 5' end showed that sequence homology existed only between isolates with the same host range. The first sequence data of polerovirus isolates from Chile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at the coat protein and the 5' end of their genomes are highly similar to those of BMYV isolates found in Europe. Chilean polerovirus isolates may have been imported from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sugar beet breeding material.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下新蚜虫疠霉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5、18、21、25、28℃温度下,将新蚜虫疠霉应用孢子浴法对1~2龄桃蚜进行毒力测定,各处理温度分别设10个剂量,每剂量处理蚜虫60~120头,逐日观察记载蚜虫死亡数量。结果表明,新蚜虫疠霉具有较强杀蚜虫特性,其致病性在25℃时达最佳效果。接种后的前2d为新蚜虫疠霉的潜伏期,接种后3~4d为对桃蚜的致死高峰期。在温度15、18、21、25、28℃下,接种60min后,新蚜虫疠霉对桃蚜的LT50值分别为3.0、3.7、2.8、2.53、.9 d。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25±1℃,RH70%)条件下,研究了桃蚜 Myzus persicae不同溶剂提取液对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桃蚜虫体用水研磨的浆液、用水或95%乙醇研磨提取的滤液,均含有很强的活性物质,而且用乙醇提取的滤液活性更强。其中桃蚜虫体用水研磨的浆液对南方小花蝽行为有很显著的影响。南方小花蝽对提取的活性物质均表现有明显的滞留和调转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