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将2,4-二硝基酚、叠氮化钾、叠氮化钠和木瓜酶溶液注射到韧皮部溢泌伤口,研究溢泌速率、蔗糖浓度和钾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呼吸抑制剂和木瓜酶均导致溢泌速率显著下降。呼吸抑制剂和木瓜酶处理后韧皮部溢泌速率随溢泌过程分别为不可恢复和可部分恢复;韧皮部溢泌速率降低伴随汁液中钾离子浓度降低和蔗糖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2.
巴雷  王德利  高莹 《草业学报》2005,14(5):111-116
芦苇是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的主要伴生种,两者常常形成物种组成比较单一的混生群落或者与其他物种组成羊草 杂类草群落.选择羊草 芦苇混生群落,羊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交错区进行羊草、芦苇单物种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羊草和芦苇均是以集聚分布的形式存在;2)羊草在混生群落中的格局强度小于交错区中的格局强度,芦苇在2种类型群落中的格局强度没有显著差异;3)除了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混生群落种内、种间竞争也是影响羊草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主要因素,交错区中,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竞争是影响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重要因子;4)芦苇在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格局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芦苇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主要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铜胁迫下蓖麻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其铜吸收作用。[方法]将配制成不同浓度的CuSO4·5H2O水溶液分别加入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接种愈伤组织,计算出愈伤组织对铜的抗性指数。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愈伤组织铜含量。[结果]铜浓度60 mg/L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长受到抑制,抗性指数仅为33.87%;铜浓度40 mg/L时,愈伤组织呈淡黄色,生长较快,抗性指数达到61.29%,并且这种抗性可以保持至连续继代培养6周之后。培养至第4周,铜浓度分别在10、20、30、40 mg/L各处理的抗性指数都高于第3周,各处理愈伤组织铜含量依次为0.33、0.54、1.16、1.40 mg/g。[结论]培养基铜含量40 mg/L可作为筛选铜抗性蓖麻愈伤组织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油悬剂)对绵羊痒螨疗效,将60只自然感染痒螨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第1组每千克体重颈部皮下注射1 mg的阿维菌素油悬剂,第2组注射0.2 mg的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第3组为不给药对照组。在给药后第7、14、21、28、35、42、49、56、63、70天对所有绵羊进行螨虫检查和计数,每天观察病变。结果表明:给自然感染痒螨的绵羊皮下注射1 mg/kg的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油悬剂)可在给药后7 d内将痒螨完全杀灭,在给药后63 d内防止绵羊被痒螨再感染,其持效期远长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约为14 d)。  相似文献   
5.
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羊草和芦苇为实验材料,研究1d中不同时间(9∶00、13∶00、17∶00)刈割后含水量、气孔导度及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羊草、芦苇刈割后水分散失均经历三个阶段:快速失水1d,缓慢失水2~3d,平稳期1d。芦苇叶片呼吸速率下降快,刈割5h后呼吸微弱,接近死亡;羊草叶片呼吸速率下降慢于芦苇,刈割7h后仍存在生理活动;(2)依据水分散失和呼吸代谢指标,三个刈割时间中,9∶00刈割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干草调制过程中的养分损失,有益于制作优质干草。  相似文献   
6.
巴旦木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巴旦木植物蛋白饮料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对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剂的选择及产品的配方等主要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irrigation on castor ( Ricinus communis L.) and to define the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crop. Three irrigation regimes, corresponding to 0.0, 0.5 and 1.0 fractions (kd) of the evapotranspiration (ETm) in the area were compared, factorially combined with the varieties Pronto and Negus in 1995. In 1996 and 1997 one more irrigation treatment corresponding to 0.75 of the ETm was included, and Negus was replaced by HD912. Irrigation was found necessary for castor production since seed and oil yields obtained with irrigation were much higher compared to yields of rainfed plants, and also castor could not be competitive to winter cereals in rainfed areas. In 1995 seed yield increased to kd = 1.0, but the response of both varieties was curvilinear. In 1996 kd = 0.50 was enough for the maximum yield by both varieties, while in 1997 higher amounts of water were needed (kd = 1.00 and 0.75 for Pronto and HD912, respectivel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irrigation was mainly due to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secondary racemes. Oil yield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seed yield. Thus, the aim of the growers should be to increase the seed yield. The suggested amount of water for the irrigation of castor in the Northern Greece is equal to 75 % of the evapotranspiration of the plant in the area. With this amount the yield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doing in a rational way.  相似文献   
8.
把野生唐菖蒲从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引种到内陆地区,经过2a试验,基本掌握在内陆高山复壮和农地种植技术,引种驯化试验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9.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与杉木人工林生长和生物量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香叶树是一种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其人工林蓄积量为421.88m^3/hm^2,比杉木人工林高7.09%;香叶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305.43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9倍,其生物量乔木层是杉木林的1.68倍.  相似文献   
10.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保守转录因子,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参与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解西洋梨bZIP基因家族相关信息,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并分析了西洋梨bZIP基因家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2个PcbZIP基因,系统进化将其分为9个亚族(A、B、C、E、F、G、H、I和S),PcbZIPs中外显子的个数从1~10个不等,PcbZIP转录因子的氨基酸数目在122~741个,等电点在5.42~10.41,PcbZIP基因都定位在细胞核上。基因定位显示,52个PcbZI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本研究对西洋梨bZIP家族基因的鉴定与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西洋梨bZIP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