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23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系统是密闭式猪舍环境调控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研究系统归纳分析了应用于密闭式猪舍环境调控的4种控制系统,包括基于单片机控制系统、基于PLC控制系统、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总结出了各自的结构特点.结合工业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密闭式猪舍环境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对密闭式猪舍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猪场经厌氧消化后排放的废水,采用漂浮栽培方式种植空心菜,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范围内水培空心菜,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砷、硒、铜含量都没有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且与对照差别不显著,说明用猪场厌氧废水水培的空心菜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养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NH3-N浓度高、恶臭严重的特点,提出了固液分离-UASB-SBR的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证明,经上述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中的NH3-N,CODcr,BOD5等指标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利用秸秆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进行了以玉米秆、稻草、麦秆为载体吸收猪场废水的堆肥发酵试验,以探讨利用堆肥过程处理猪场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与猪场废水联合堆肥发酵可以有效地处理利用猪场废水,秸秆吸收利用粪水的吸水比为1∶5.94~1∶6.65。秸秆吸收猪粪水堆肥的温度以及50℃、55℃以上持续时间比吸收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高。玉米秆、稻草堆肥温度以及50℃、55℃以上的持续时间高于麦秆的堆肥。以玉米秆、稻草为载体的堆肥,经历了一个pH下降的酸化过程,然后再上升至8以上;以麦秆为载体的堆肥几乎一直处于酸化过程中。堆肥过程中氮、磷、钾是一个累加的过程。以稻草为载体的堆肥,其钾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种。秸秆吸收猪粪水的堆肥,氮、磷、钾含量高于吸收猪粪水厌氧消化液的堆肥。以猪粪水厌氧消化液或麦秆为原料的堆肥不利于腐殖酸,特别是胡敏酸的形成,而玉米秆+猪粪水、稻草+猪粪水的堆肥有利于胡敏酸的形成。结果证明采用堆肥过程处理利用猪场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猪场粪污接种发酵可以增大目标微生物数量 ,经过微生物肥料菌株发酵的猪场污泥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10倍 ,钾细菌数量增加 7.6倍 ;污水微生物有机肥施于土壤 7天后 ,土壤中固氮菌数量增加 3 .7倍 ,磷细菌数量增加 12 .5 % ,钾细菌数量增加 3 8.5 %。作为肥料在菜田施用 7天后 ,施用污水生物肥和污泥生物肥的菜心株高比施用原污水分别增高 8.5 %和 14 .8% ,叶长分别增加 1.6%和 2 4.2 % ,叶宽分别增加 8.1%和 13 .5 % ,而叶数、茎粗和根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川渝地区猪场环境现状调查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莉 《畜禽业》1999,(11):36
通过对川渝地区部分猪场环境现状的调查及评价,表明在目前形势下,川渝地区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的集约化养猪场,而以农户为基础的规模养猪场值得重视;猪舍的建筑形式以有卷帘的半开放式猪舍较适用;对猪场环境管理及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还需加强,特别是对猪场粪污的处理和利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种通风模式下杭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通风模式。【方法】选取杭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早、中、晚3个不同时间点,进风口、舍中央和排风口3个不同位置的热环境参数、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持续监测1周。分析不同时间点和舍内不同位置对热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有害气体(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并对两种模式下的热环境参数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气沉淀法收集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并对细菌进行培养及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育肥舍中细菌数量差异。【结果】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相对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位置和各时间点对相对湿度影响不大,其中纵向通风舍内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横向通风模式(P<0.05)。两种通风模式舍内平均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舍内中午温度显著高于早、晚(P<0.05),位置对纵向通风舍内温度影响较大。纵向通风舍内平均风速为(1.09±0.42)m/s,符合国家标准且极显著高于横向...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经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处理的猪场废水的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不同浓度臭氧氧化处理无机营养盐(N、P)含量的变化,和臭氧氧化-苦草处理对去除无机营养盐的作用。结果表明,三个臭氧投加浓度(10、30、50 mg·L~(-1))分别使NO-2含量降低7.7%、17.6%和21.4%,使NO-3增加5.7、4.2和2.4倍,使PO3-4增加40.1%、26.0%和0.7%;臭氧氧化-苦草处理使TN、NH+4、NO-2、TP含量分别降低11.4%~15.7%、29.9%~34.2%、22.6%~40.7%和36.0%~38.0%,使NO-3含量增加0.4~1.0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可以使N、P的形态发生变化,且低浓度的臭氧投加就能达到显著效果,苦草显著促进臭氧氧化后猪场处理尾水中无机营养盐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冬季时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代谢有机污染物能力的低温微生物x1005和x1213菌株,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低温条件下UASB法处理猪场废水降解能力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x1005和x1213菌株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2.5%和67.1%;对BOD的去除率分别为56.7%和49.3%;对SS去除率分别为5.1%和3.2%。  相似文献   
10.
混合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规模化的猪场养殖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高、氨氮高的特点,目前控制猪场养殖废水污染的方法主要以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物化法、自然处理法。本研究借助实际工程,采用ABR+SBR+生态氧化塘混合处理工艺,探索其处理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和运行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