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5篇
  50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Pome fruits are poor in nitrogenous compounds and the addition of nitrogen can improve colonisation of the fruits by antagonists. Twenty-two nitrogenous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Candida sake (CPA-1) growth in vitro. Ten compounds that induced greater growth were applied with the antagonist to wounded fruits to evaluate their effect on enhancing control of Penicillium expansum. Calcium chloride and 2-deoxy-D-glucose were also tested. L-serine and L-aspartic acid enhanced biocontrol by C. sake against P. expansum on apples. On apples and pears, ammonium molybdate, calcium chloride and 2-deoxy-D-glucose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the antagonist to control P. expansum. The addi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at 1 mM allowed C. sake to be used on apples and pears at a lower concentration without diminishing control.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calcium chloride to the antagonist. 2-deoxy-D-glucose at 6 and 18 mM enhanced biocontrol on pears by over 81%, but on apples the improvement of biocontrol was observed only at 6 mM. In cold storage, the combina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and C. sake completely eliminated the incidence of blue mould on pears, and reduced its severity and incidence by more than 80% on apples.  相似文献   
3.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采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葡萄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葡萄灰霉菌可在田间潜伏侵染,采后由健康果实携带进入销售市场,该菌的显著致病症状为果实软腐和脱落。灰霉菌与葡萄的其它采后致病菌,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ium sp.)、芽枝霉(Cladosporium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ar)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相比,不仅表现出明显的潜伏侵染优势,而且具有较强的低温(4℃)条件下的致病优势。4℃低温下灰霉菌在寄主葡萄体外和体内分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均显著高于以上各菌,而在25℃下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该2种温度下灰霉菌接种果实后的症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拮抗细菌BMY-1菌株对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atatum)、柑桔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梨扩展青霉病菌(Penicillium expansum)、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lodiella)等6种水果产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MY-1菌株对苹果炭疽病菌(G.cingulata)和梨扩展青霉菌(P.expansum)的生长有较好的作用,抑菌率分别达48.43%和50.37%。采用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到BMY-1菌株对病原真菌的菌丝有破坏作用,使苹果炭疽病菌菌丝扭曲和断裂,葡萄白腐病菌菌丝膨大畸形。对几种水果同时接种拮抗细菌BMY-1和病原真菌,BMY-1菌株对苹果炭疽病病斑和梨扩青病病斑扩展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延迟葡萄白腐病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5.
病原菌胞外酶的启动和调控在果蔬产后病害病原菌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寄主植物的生理变化对果蔬产后病害发生的影响,产后病害病原物细胞壁降解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影响病原物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因子(包括酚类物质、pH值、温度、湿度和金属离子等)及其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颖荣  谢晶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07-111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是其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使其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采后蔬菜的保鲜效果对后期的贮藏加工十分重要.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对采后蔬菜的保鲜方法进行综述,同时指出目前国内蔬菜保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采后蔬菜的保鲜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冬枣采后主要病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生物防治技术在果蔬贮运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技术在冬枣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多胺(重点是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在果蔬中的分布、作用机制以及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分析果蔬采后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和外源多胺对果蔬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多胺在不同果蔬保鲜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伽师瓜置于密闭的气调箱内,分别采用NO(60μL/L)、缓释型固体Cl O2保鲜剂(60 mg/L)及两者结合熏蒸处理12 h后,于4℃条件下贮藏82 d,研究三种处理对伽师瓜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均可诱导伽师瓜贮藏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提高果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延缓成熟衰老进程。其中NO+Cl O2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桃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及桃果实贮藏期间各组分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桃采后生理研究进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桃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