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30148,ATCC 15834和ZALF3种菌株感染三倍体毛白杨叶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利用PCR方法分别对转化再生植株ro lC,ro lD,及m as基因进行了检测,表明R i质粒的T-DNA已整合进再生植株中。  相似文献   
2.
毛桃对根癌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评价毛桃的根癌病抗原价值,以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毛桃(Prunus persica)对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的103株实生苗的株平均瘤径0~24 mm,群体平均瘤径8.77 mm;其中3株未发病,3株瘤径1.00~3.00 mm,7株3.01~5.00 mm,32株5.01~8.00 mm,58株>8.00 mm;评价为免疫、高度抗病、抗病、感病和高度感病型株率分别为2.90%、2.90%、6.79%、31.10%和56.31%。本研究中,毛桃对发根土壤杆菌高度感病,实生群体内存在广泛的抗性分离现象,其中有免疫基因型植株,是珍贵的根癌病桃树抗原和桃砧木抗根癌病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陈刚  劳景辉  陈雄伟  王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75-14177
[目的]为简便鉴定发根农杆菌菌株,比较其转化活力大小,筛选出高效转化黄瓜的发根农杆菌菌株。[方法]通过测定菌液生长曲线和进行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初步鉴定供试农杆菌菌株和比较其生长活力;用供试农杆菌菌株对黄瓜子叶进行转化试验,以确定其是否为发根农杆菌并比较转化活力;用PCR方法对各供试农杆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初步鉴定R1000、1.2556、11325、15834及R1025均为农杆菌,其转化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R1000(88.24%)、1.2556(52.08%)、15834(48.44%)、11325(36.17%)、R1025(33.33%);PCR结果可知,R1000、1.2556、11325、15834及R1025均含有发根农杆菌rolB基因。[结论]R1000为高效转化黄瓜的发根农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5种发根农杆菌侵染不同花生外植体,对比其发根诱导率,分析寻找利于花生转化的外植体、花生品种及发根农杆菌。结果表明,农杆菌94022诱导发根率较其它发根农杆菌高;后期继代培养中子叶诱导的发根易于培养,存活率高,生长状态好;在用培养后的子叶为外植体时,花育20较其它品种发根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二个种,即致瘤农杆菌(A.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这二个种都能够将其致病质粒Ti或Ri所携带的DNA序列(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pTi诱发寄主产生根基肿瘤,pRi诱发寄主产生毛状根。二者的差别可能是毛状根可以从毛状根培养物获得具有完整的T-DNA序列的有生育能力的再生植株,而从致病农杆菌(A.tumefaciens)菌株所诱发的肿瘤很难获得再生植株。因此,利用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pRi作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基因克隆载体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利用三种发根农杆菌A4、15834、R1601诱导苦参产生毛状根,初步为建立苦参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采用共培养法,考察了不同外植体、菌种、培养时间对苦参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并对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进行初步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是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最终测定诱导率最高为27.6%,存活率为45.8%,而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量为1.68mg/g(苦参毛状根干重),未检测到苦参碱。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发根农杆菌A grobacterizum rhizogenes1.2556感染滇黄芩再生苗的茎段和叶片,建立了毛状根培养及其植株再生体系。毛状根可直接从受伤的茎、叶外植体表面产生,在无外源激素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表现出典型的发根特征。毛状根茎段的诱导率较叶片高,最高可达到14.44%;经rolB基因PCR分析和甘露碱纸电泳检测,证明Ri质粒T-DNA已整合到滇黄芩基因组中并表达;毛状根在附加6-BA2mg/L和NAA0.2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并在MS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获得的毛状根系经MS液体培养基培养30d后通过HPLC都能检测到黄芩苷,其中1个转化系黄芩苷含量为2.59%,是药材黄芩的0.20倍,而从3年单位时间黄芩苷生成量计算,毛状根是药材黄芩的7.18倍。本研究建立的毛状根培养体系,将对滇黄芩转基因技术的完善和利用毛状根生产黄芩苷的生物转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陶均  谭汝芳  李玲 《作物学报》2006,32(5):743-748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向日葵遗传转化和毛状根形成的优化条件。由发根农杆菌诱导向日葵子叶和下胚轴形成的根在含卡那霉素(200 mg/L,kanamycin)的选择培养基(1/2 MS)上选择,12 d后存活的根转到无激素培养基上能快速生长,经分子检测证实其为毛状根。同时着重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对向日葵毛状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适用于毛状根形成的最优条件为菌株R1205,菌液浓度(OD600)1.0,15 min感染,共培养3 d,培养基pH 6.5,30 μmol/L乙酰丁香酮(acetosyingone)。在此条件下,子叶和下胚轴的毛状根形成率分别达到23.7%和81.6%。  相似文献   
9.
发根农杆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及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发根农杆菌的转化机制及其转化方法,分析了影响发根农杆菌成功转化的因素,综述了发根农杆菌在理论研究、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品种改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植物栽培生根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发根农杆菌诱导栝楼毛状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栝楼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活性。以栝楼的无菌苗为材料,用A4、15834和LBA9402等3种发根农杆菌浸染茎段,诱导毛状根生成,并研究毛状根分化不定芽的条件。结果显示,3种农杆菌都能诱导栝楼毛状根产生,其中LBA9402诱导率最高,达到52%,且毛状根在6-BA 2.0 mg.L-1 KT 2.0 mg.L-1 NAA 0.5 mg.L-1的培养基上,不定芽分化率达到了24%。对毛状根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检测出rolB基因的存在,初步证明R i质粒T-DNA已经整合到栝楼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