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林业   386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134篇
  456篇
综合类   2027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703篇
园艺   164篇
植物保护   40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66个县市(区)1971—2014年油菜花期降水量及油菜产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信息扩散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在各级降水量下的超越概率进行计算分析,评估各地油菜花期面临的旱涝风险;同时分析了浙江省油菜花期各级降水量风险值与油菜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花期降水量严重过剩的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西南地区,降水量短缺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江省沿海岛屿及宁波的部分县市;浙江省油菜花期降水量短缺基本可以通过灌溉得到改善,但油菜减产与花期降水量过多显著相关,油菜花期降水量300 mm是油菜是否减产的阈值。该结果可为油菜种植合理布局及农业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光箨篌竹笋期的出笋规律、成竹规律以及竹笋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光箨篌竹林分的母竹立竹度一般应保持在2500株/亩左右、Ⅰ~Ⅱ级母竹株数保持在40%以上时,才能保证林分的优质高产与稳产;抽枝成竹历期长短受竹笋笋级大小、出土早晚或立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可相应延长或推迟2~4d左右,一般历时25d,竹笋开始抽枝成竹时的高度一般为5m左右;竹笋在生长发育高峰期明显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尤其是对气温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基因库无性系花期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林场石景山工区进行马尾松基因库无性系开花习性、花量、花期的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着生球花量的差异显著,始花期也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同步性,大部分无性系雌花开放时间比雄花早4─9天。  相似文献   
4.
谢巍  王志新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Z1):152-155
奎屯地区农七师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总面积5986km2,其中作物种植面积120万亩,随着农七师产业结构的调整,2003年实施了“万头澳牛引进工程”,养牛业的发展使农七师畜牧业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澳牛养殖业对青贮玉米需求量更大,因此,研究分析气象要素对玉米播种及苗期的影响是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作者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除污器堵塞现象对供暖系统的影响,提出应定期清理。  相似文献   
6.
采取盆栽遮雨人工定量灌水的方法,探讨了常规晚稻和杂交晚稻前后两大生育时期不同灌水量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型晚稻品种前后两个生育时期节水灌溉都能达到高产之目的,但不同类型和不同生育时期的最佳灌水量和节水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8.
根据母猪的生长周期,改良哺乳母猪投料方式等,能充分挖掘母猪的生产潜力。加强仔猪的管理。能提高其生长速度,缩短把猪出栏时间,直接或间接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氮素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研究了氮素施用量和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和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营养体产量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在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237kg/hm^2时,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为32584.7kg/hm^2,比常规种植密度9万株/hm^2增产26%。玉米营养体产量乳熟期最大,适宜收割期宜在灌浆期。营养体生产较籽实生产收获期提前了50d,利用玉米营养体收获后的生长余季(8月1日-10月20日)生产毛叶苕子营养体,二者合计生产绿色营养体3.88万kg/hm^2,粗蛋白5638.51kg/hm^2,分别是籽实生产的1.5,3.77倍。光,热,水生产效率较籽实生产提高了47.8%。  相似文献   
10.
Three oat (Avena saliva L.) populations (i.e., lines of descent), high grain yield (HG), high protein content (HP), and high protein yield per se (HGP), each developed by three cycles of S, recurrent selection, were evaluated for the effect of selection for groat-protein yield upon other agronomic traits. Selections making up the HG line of descent had high protein yield primarily due to high grain yield, and those selected for HP had high protein yield due to both high protein content and high grain yield. Selection in HGP was on the basis of protein yield per se. Selection caused increases in bundle weight, harvest index, vegetative growth rate, and seed number in all lines of descent. Heading date, plant height, and seed weight were unaffected, whereas groat percentage and test weight were decreased in HP and HGP. Heritabilities were high for heading date, plant height, test weight, and seed weight, moderate for harvest index and bundle weight, and low for groat percentage. Genetic variability generally declined from CO to C3 for all traits. Groat-protein yield and amount of protein per groat increased in all lines of descent. In HG, the increase in groat weight was due primarily to increases in the nonprotein fraction, with groat-protein content actually decreasing. In HGP, groat weight increased due to increases in protein and nonprotein fractions, and groat protein content remained constant. In HP, groat weight and amount of nonprotein per groat decreased, thus increasing groat-protein content. Three cycles of recurrent selection resulted in oat lines with groat-protein yield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ighest lines from CO. Utilization of index selection may be desirable to obtain populations of greater breeding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