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3年生光皮树幼树,采用环割倒贴皮、铁丝绞缢、绳索绞缢、环刻4种人工造伤方法分别对其主干和主枝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法对树干直径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铁丝绞缢主枝法处理,其树高及开花株数和开花数量都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铁丝绞缢主枝与铁丝绞缢主干法促进开花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湘西自治州青坪林场27年生的光皮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增汇减排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7年生的光皮树人工林目前仍处于较高碳汇集状态,即增汇状态。它的总碳汇量的积累随着标准木总生长量(即生物量)的变化而变化。(2)27年生的光皮树人工林每年每1 hm2可减少CO2排放量51.48 t,按照10%面积(2 200万hm2石灰岩山地)栽植光皮树,成年后可每年减少CO2排放量11.33亿t。  相似文献   
3.
采用铁丝绞缢法对4年生光皮树幼树主枝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6月、7月、8月、9月每月5日和20日。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铁丝绞缢处理均抑制了树高生长,7月份两次处理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均促进了地径的生长,其中7月5日处理与对照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均抑制了冠幅的生长,但与对照未达到差异显著;不同时期处理促进开花效果显著,其中6月20日、7月5日、7月20日三次处理均与对照达到差异极显著。铁丝绞缢法促进光皮树早花早实最佳处理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4.
光皮树无性系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3个无性系GY8040、JX3、JX7的6 a生植株开展光响应测定,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及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模拟符合度高,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参数与实测值误差较小,且能直接模拟饱和光强,具较强的适用性.3个光皮树无性系光补偿点分别为24.98,17.27,20.21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1 649.02,2 692.32,1 533.69 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43,21.70,14.21 μmol·m-2·s-1,JX3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4个光皮树种源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崇义、石城、兴国和于都4个光皮树种源苗期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种源种子播种品质差异较大,但苗期高生长规律基本一致,生长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10月初;光皮树种源内和种源间均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苗期生长性状表现较优的为于都种源。  相似文献   
6.
5种野生木本植物油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东京野茉莉、乌桕、黄连木、白檀、光皮树等5种野生木本植物种籽,分别提取其油脂,测定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将油脂用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测定其指标等。结果表明:种籽出油率东京野茉莉53.6%,黄连木33.0%,白檀20.0%,乌桕22.0%,光皮树28.6%;油脂中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以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符合生物柴油要求;5种木本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大于95%;5种木本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指标与0#柴油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7.
粤北地区光皮树种质资源生态调查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光皮树是我国新发掘的一种珍稀、优质、理想的多用途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尤其适合石灰岩山地种植,是石漠化地区良好的生态恢复造林树种。根据2008和2010年对粤北地区(主要在乐昌县境内)进行的两次资源调查结果,发现粤北地区光皮树资源亟待保护。现存光皮树的分布类型主要包括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散生古树、天然小群体和人工小群体三种类型。以生长和果实产量为主要目标经济性状,共收集粤北地区光皮树种质资源45份。根据文献资料以及最新试验数据,文章对光皮树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锦香草及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为其杂交育种提供数据基础,收集我国锦香草及其近缘种短毛熊巴掌与长柄熊巴掌等样品46份,对供试样品核糖体基因(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ITS1、ITS2和5.8S的序列长度分别为246、230、160~161 bp;ITS1与ITS2序列存在变异位点426个,信息位点232个;5.8S序列存在202个变异位点,信息位点84个。根据ITS序列构建进化树:供试材料可分为2支,锦香草与短毛熊巴掌在进化树中聚为一支,分支内部互相嵌入;长柄熊巴掌单独聚成一支。以上结果显示,锦香草、短毛熊巴掌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长柄熊巴掌亲缘关系较远,该结果支持《Flora of China》将短毛熊巴掌处理为锦香草的异名,长柄熊巴掌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9.
光皮梾木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的催芽方法对光皮梾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梾木的种子在低温沙藏120d发芽率较高,达63.4%,低温沙藏90d以后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在湖北光皮梾种子低温沙藏催芽方法较其它催芽方法好。  相似文献   
10.
鹤庆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7-10848,10967
[目的]研究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鹤庆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Wuweilignan E(1)、Methyl-gomisin R(2)、Methylisogomisin O(3)、Gomisin D(4)、Tigloylgomisin P(5)和Gomisin N(6)。[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鹤庆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