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 灌木 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0-2 450 m),这种分布的差异可能与坡向和人为干扰有关。总之,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密度极低,迫切需要加强保护,恢复种群。图2表3参27  相似文献   
2.
云南烤烟化学品质的气候生态基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烤烟化学品质与烤烟大田生育期间主要气象条件的关系,明确云南烤烟品质形成的气候生态基础,本研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2005年至2007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化学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指标和大田期主要气象指标在12个植烟州(市)之间有明显差异.云南烤烟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指标与大田主要气象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与4~9月总降雨量、4~9月总日照时数、7~8月总日照时数关系密切;总氮含量与4~9月总降雨量关系密切;烟碱含量与4~9月总日照时数、7~8月总日照时数、4~9月总降雨量、4~9月平均气温关系密切;K+含量、钾氯比与4~9月总降雨量、7~8月平均气温关系密切;pH值与7~8月总日照时数、4~9月总日照时数关系密切;两糖差与4~9月平均气温关系密切;Cl-含量与4~9月总降雨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以鲫鱼Carassius cuvieri未成熟的卵细胞为材料,研究了玻璃化冻存对鲫鱼卵细胞的存活率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鲫鱼卵细胞存活率在1~6 d下降明显,6~8 d下降趋势减弱,保持相对稳定;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显著下降(P<0.05)。玻璃化冻存液VSd组的冻存效果最好,其组分为180.0 g·L-1 1,2-丙二醇,110.0 g·L-1甲醇,0.1 mol·L-1 海藻糖和40.0 g·L-1 聚乙二醇。该玻璃化冻存液配方及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保存鲫鱼未成熟卵细胞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物声学是动物行为学与声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由于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生物声学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并成为生命科学的热门领域。鸟声研究则是生物声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简述了鸟声研究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的领域及其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鸟鸣声的记录和分析手段不断提高,所用录音设备和分析软件更加简便实用;研究内容已经从鸟鸣声的记录渗透到行为学、解剖学、物理声学、神经生理学和系统分类学等领域;将鸟鸣声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农林渔业驱赶害鸟、航空鸟撞以及旅游等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分析了中国鸟声研究的动向。参54  相似文献   
5.
选择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目标物种,对它们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潜在栖息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期对黑麂生境保护提供指导意义。在总结黑麂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分析对黑麂栖息地生态适宜性有重要影响的4种因素:植被因子、地形因素、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对不同因素在一年四季的影响权重综合赋值,结合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确定黑麂潜在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准则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由于毛竹Phyllosta~hysedulis林和针叶林的不合理分布和800~1000m海拔处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研究区域内黑麂潜在适宜栖息地、次适宜栖息地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3.2122,3.0222,和2.9922km。,占地比例分别为34.8%,32.7%和32.5%。天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潜在生境的保护,需要加强对上坡位人为干扰的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绿道,强化潜在适宜栖息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次适宜栖息地向适宜栖息地转化。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采用走访调查法对大河坝、五道拐、老鹰岩、香菇坝一带公路沿线住宅数量动态及寨民向公路沿线迁居意向进行了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对3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XGB1,XGB1,LYY1通过公路的现状进行全天跟踪观察,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记录了XGBl对新环境的适应对策。调查表明:公路沿线已建成47个住房,其数量约为5年翻一番,90.16%村民渴望迁居,9.84%反对;猴群通过公路的成功率为74.77%,因住户活动干扰失败率为25.23%,其迁移路线距民房的平均垂直距离L1约为(20.00±2.16)m(n=7)~(23.10±2.69)m(n=10)。分析认为:黑叶猴群可能挑选不小于牡.建筑物间隔距离通过。有鉴于此,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40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具有代表性的17个雨量站的近40年旬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降水量变化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沙粗沙区降水量年内分布集中,季节差异大;区间降水分配不均匀,且可分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类型。各区降水量近几年来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论述住宅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使住宅总体规划合理,经济适用,住宅建设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绿色住宅和生态住宅区。  相似文献   
9.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竞争的加强,长江师范学院定位于由过去教学科研型转向教学应用型大学,传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野外实习效果,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长江师范学院动物学野外实习地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和深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采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立足农业资源条件及所存在的问题,围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