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秉宸  殷云林 《福建茶叶》2016,(12):186-187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作,文中存在着很多优秀的儒家思想,诸多入世思想都有直接的体现。本文以陆羽的书籍《茶经》中的中庸思想作为切入点,从中庸思想中的"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试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及其审美意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笔者先从早期儒学与园林肇端的交融谈起,说明儒家主导思想及审美意识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交融,主要体现在礼乐人格塑造、山水比德思想、隐逸出世思想等方面,挖掘中国造园思想的哲学、美学根源,及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赵异 《湖南农机》2007,(3):31-32
在新世纪,面对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人素有社会和谐的理想;西方人自古也向往社会和谐;借鉴东西方两种和谐社会思想的经验、教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4.
传统儒家思想推崇“格物致知”,现今“格物致知”的实际含义即“探究万物之理以获得知识”。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中,更多的中国企业应该将“格物致知”精神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治思想的产生由来已久,从西周到现在,已历经三千余年。但今天的“以德治国”方略决不是传统“德治”思想的翻版和简单移植,而是在不断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章重点阐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镜鉴作用;以及如何从理论上、制度上、方法上创新“以德治国”思想;如何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统一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功效。章最后提出了坚持“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坚持广泛的宣传教育,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做到以德“选人用人”,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并举的方针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开镜 《农业考古》2012,(6):249-253
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家犬行为记述是中国家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家犬行为记述的儒家化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集中出现。这种记述是人们在养犬过程中,通过观察而产生的一种对犬的特性深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作为庞德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庞德政治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西方的庞德研究者长期以来一直都仅仅侧重于研究其中的一面。鉴于此,试图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探讨儒家思想对庞德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其思想精髓被学生记录下来,即为承载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论语》。  相似文献   
9.
寂寞武夷山     
李博 《草原》2012,(4):72-73
正一武夷山是喧嚣的,随着旅游业的勃兴,这里的秀美已经成为闽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每年50个亿的产值带给这里人们的是富足与安逸。依山而建的安置房,沿路林立的店铺,与慕名而来的游者相互应和着,游人越多,店铺越多,从武夷山里迁移出的山民也越多。山里的山民少了,山静了;山里的游人多了,山喧嚣了。青山、绿水、茶林依旧融成朦胧色,沉寂在氤氲的云霭之中,静听着过往的脚步,或缓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核心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儒家学说,几千年以来一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走向,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儒家茶道同样是中国茶道的主体,认识和把握儒家茶道思想对整体性地把握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试图从“儒”这一词的释义角度,探索儒家思想内涵及儒家茶道理论的一个侧面,敬请读者斧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