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34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的环境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度甘薯对温度要求比水稻、玉米等种子作物要高5~10摄氏度。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才能开始生长,18摄氏度以后可以正常生长,在18—32摄氏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根生长的速度也越快,赶过35摄氏度的高温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肥大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20~30摄氏度,其中以22—24摄氏度最适宜。低温对甘薯生长极有害,较长时期在10摄氏度以下时,茎叶会自然枯死。  相似文献   
2.
发根农杆菌Ri T—DNA遗传转化丝石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文  陆秀华 《林业科学》1992,28(3):253-257
  相似文献   
3.
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康乃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具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Pri15834对康乃馨组培苗的带叶茎节进行转化试验。转化后的外植体在K0附加500mg/L羧苄青霉素培养基上培养2~3周后,受感染的伤口部位长出无向地性的毛状根,频率为37.07%。将毛状根切碎分别在K0、K1、K2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周,毛状根在K0上表现为无限生长,在K1上主要表现为长愈伤组织,频率为51.42%,而在K2上则主要表现为长绿苗,频率为25%。这说明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已整合到康乃馨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直穗稻松粳3号高产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根力、茎叶特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若干穗部性状等方面初步提示了松粳3号的超高产特性,以期有助于当前超高产育种工作中高产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秧苗形态性状与发根力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杂交稻秧苗形态性状与发根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秧苗的形态性状与发根力呈正相关 ,决定发根力的主导性状是≤ 3cm白根数、茎基宽和绿叶数 ;分蘖数对发根力几乎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文 《花卉》2005,(4):14-14
盛产于闽、粤两地的“福建茶”,可分为大叶、中叶和小叶三个品种,以小叶品种的丰姿最好,适合作小品盆景和家居栽培。若采用枝插法,可在春季空气湿度高时,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用消毒过的园艺剪刀,剪成每段约6~12厘米长,切勿太短或太长,否则不易发根发芽。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30148,ATCC 15834和ZALF3种菌株感染三倍体毛白杨叶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利用PCR方法分别对转化再生植株ro lC,ro lD,及m as基因进行了检测,表明R i质粒的T-DNA已整合进再生植株中。  相似文献   
8.
毛桃对根癌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评价毛桃的根癌病抗原价值,以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毛桃(Prunus persica)对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的103株实生苗的株平均瘤径0~24 mm,群体平均瘤径8.77 mm;其中3株未发病,3株瘤径1.00~3.00 mm,7株3.01~5.00 mm,32株5.01~8.00 mm,58株>8.00 mm;评价为免疫、高度抗病、抗病、感病和高度感病型株率分别为2.90%、2.90%、6.79%、31.10%和56.31%。本研究中,毛桃对发根土壤杆菌高度感病,实生群体内存在广泛的抗性分离现象,其中有免疫基因型植株,是珍贵的根癌病桃树抗原和桃砧木抗根癌病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刚  劳景辉  陈雄伟  王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75-14177
[目的]为简便鉴定发根农杆菌菌株,比较其转化活力大小,筛选出高效转化黄瓜的发根农杆菌菌株。[方法]通过测定菌液生长曲线和进行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初步鉴定供试农杆菌菌株和比较其生长活力;用供试农杆菌菌株对黄瓜子叶进行转化试验,以确定其是否为发根农杆菌并比较转化活力;用PCR方法对各供试农杆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初步鉴定R1000、1.2556、11325、15834及R1025均为农杆菌,其转化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R1000(88.24%)、1.2556(52.08%)、15834(48.44%)、11325(36.17%)、R1025(33.33%);PCR结果可知,R1000、1.2556、11325、15834及R1025均含有发根农杆菌rolB基因。[结论]R1000为高效转化黄瓜的发根农杆菌菌株。  相似文献   
10.
利用5种发根农杆菌侵染不同花生外植体,对比其发根诱导率,分析寻找利于花生转化的外植体、花生品种及发根农杆菌。结果表明,农杆菌94022诱导发根率较其它发根农杆菌高;后期继代培养中子叶诱导的发根易于培养,存活率高,生长状态好;在用培养后的子叶为外植体时,花育20较其它品种发根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