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2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临沧市普洱生茶的滋味品质,本试验系统分析比较了临沧市10份普洱生茶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及其Dot值,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滋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沧市普洱生茶中与苦涩味相关的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和没食子酸含量依次为21.99%±0.58% ~29.74%±0.84%、3.76%±0.08% ~4.59%±0.03%、48.13%±1.09% ~54.23%±0.42%和0.08%±0.01% ~0.25±0.01%;与鲜甜味相关的氨基酸、水溶性蛋白和水溶性糖含量依次为2.82%±0.03% ~3.86%±0.11%、1.54%±0.04% ~2.21%±0.11%和6.09%±0.46% ~7.55%±0.38%.ECG与EGCG是所测样品涩味的主要贡献物质,EGCG、ECG和咖啡碱是所测样品苦味的主要贡献物质,高含量ECG可能是形成普洱生茶口感浓厚与强烈的重要因素.临沧市西南地区普洱生茶滋味相对浓厚、饱满,苦涩味重,回甘较好;东北地区的普洱生茶在鲜爽味上要优于西南茶区.  相似文献   
2.
白背飞虱是水稻最主要的虫害之一,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分析普洱市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和各生育期白背飞虱的防治指标,以期为区域防控白背飞虱、提高农药利用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普洱市,短毛切梢小蠹[Tomicus brevipilosus(Eggers)]是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主要的蛀干害虫之一。本文报道了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市的生物学特性。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市1年发生1代,前后两代在冬春季有部分重叠。该虫1月上旬陆续开始羽化,3月下旬羽化结束。成虫羽化后即蛀食枝梢,直到11月开始转干繁殖。短毛切梢小蠹在普洱没有越冬习性。蛀干期从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5.
李修振 《福建茶叶》2016,(4):382-383
普洱茶对人体具有非常显著的保健作用,同时对人体物质代谢以及运动能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人们认识到普洱茶的这些功效,并开始将其引入到田径运动员的训练饮食当中。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发现,普洱茶对人体抗疲劳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是帮助田径运动员恢复体力,提升运动能力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6.
徐赛  张倩倩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222-227
为更好地维护普洱茶的产业秩序,拟探究1种用电子鼻识别普洱茶种类的方法。采用电子鼻对7种普洱古树茶(拨玛、贺开、老班章、老曼峨、帕莎、那卡和易武)和1种普洱台地茶(易武)进行电子鼻采样后,先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初步探究电子鼻传感器响应不同特征(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微分值、稳定值和融合特征)对普洱茶种类的分类效果(将传感器R1~R10的特征按照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微分值、稳定值的重复顺序进行提取,用编号1~40表示),再用简单相关分析(SCA)和互信息理论(MIT)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进行分析,揭示并剔除融合特征中的冗余特征,对去冗余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通过LDA、k-最近邻分析(KNN)和概率神经网络(PNN)建立普洱茶种类的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多特征融合比单一特征提取的LDA普洱茶种类识别结果更佳,但识别精度仍有待提高。剔除冗余特征前,PLSR对普洱茶种类识别训练集、测试集的R~2分别为0.864 5、0.834 5;采用SCA-PLSR剔除弱相关特征31、35、24、39、36、33后,PLSR对训练集、测试集识别的R~2分别为0.885 2、0.864 3;采用MIT结合PLSR剔除重复信息特征6、7、14、18、22、25后,PLSR对训练集、测试集识别的R~2分别为0.918 7、0.896 5。对去除冗余特征的融合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结合LDA可有效识别各普洱茶种类,结合KNN、PNN对普洱茶种类训练集的回判正确率分别为96.67%、97.50%,对测试集的识别正确率均为90.00%,可较好地识别普洱茶种类。试验结果可为普洱茶种类的识别及电子鼻传感响应特征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夏 《福建茶叶》2016,(8):162-163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是种植茶叶的大国,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以茶待客,茶叶能够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人们热爱的饮品之一。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茶叶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经过长期的发展,茶叶成了富含民族特性的商品,走入了各大卖场。普洱茶是我国著名的茶叶品种之一,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友送人礼物的首选,包装设计上也越来越有特色。如今普洱茶的品牌包装设计更是加入了视觉元素。本文就从视觉元素入手,分析其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现状及其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睿 《福建茶叶》2016,(3):214-215
茶是我国的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我国的茶叶种类众多,茶叶产地分布广泛,独特的茶文化造就了特色的茶叶产地的旅游业兴起,而其中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无疑与茶叶脱不开干系。本文主要以普洱茶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当前普洱茶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简述普洱茶包装设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1,(3):22-22
古韵悠悠,名茶飘香。中国普洱茶国际评鉴委员会3月7日在北京成立并举行品茗会,冀此向与会嘉宾推介云南最优秀的普洱茶企业及其品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云南省省长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