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口岸截获的马铃薯白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来自俄罗斯籍轮船携带的带土马铃薯样本中分离线虫,通过胞囊的阴门区和2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截获线虫鉴定为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 Behren,1975)。分离到的线虫胞囊内部为奶油色,雌虫阴门和肛门间角质脊数目为10~12,Granek’s ratio为1.95±0.8;2龄幼虫口针长度为23±1.2μm,口针基球剖面的前表面尖,口针锥部占整个口针长度的52.5%;头区深度骨化,六角放射状,口盘及唇部轮廓为矩形,轻微缢缩,有4~6个环纹。马铃薯白线虫是中国一类进口植物检疫对象,该线虫为青岛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Fullaondo(1999)研究的特异引物检测方法,对来自英国和比利时的两个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种群和英国的一个马铃薯白线虫(G.pallida)种群的DNA进行扩增,其产物以大肠杆菌(Eschetichia coli)为受体菌,经过连接、转化和克隆纯化,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经PCR鉴定和测序,英国和比利时的马铃薯金线虫种群的特异性谱带分别是357bp和350bp,而英国的马铃薯白线虫的谱带是782bp,与Fullaondo等人研究报道结果基本相符,从而鉴别出来自不同地理种群的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利用随机引物OPK-4对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及甜菜胞囊线虫进行RAPD-PCR,供试马铃薯金线中5个群体能产生630bp的特异性的片段,将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后发现5个不同来源的马铃薯金线虫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完全一致。根据测定的DNA序列设计出特异性探针,可有效地用于马铃薯金线虫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金线虫是我国一类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线虫。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孢囊的肛阴板部分,可以如实显示外表微细器官凹凸不平的原貌,但部分器官常粘着泥垢,杂物,及因处理孢囊不当导致变形等而影响显示原貌的效果。经试验比较,从中筛选出0.1‰吐温-20洗涤孢囊,再以乳酚油泡浸48小时,可获得外表较洁净、变形少及角皮变软等效果,切制成清晰度高的标本供扫描电观察,达到提高扫描原貌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在云南省马铃薯产区部分种植地发现的马铃薯孢囊线虫(Globodera spp.)的种类,为制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观察植株地上部症状及根部为害症状,采集根际土壤和受害根系作为样本并从中分离孢囊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形态鉴定表明:线虫孢囊和2龄幼虫(the second stage juvenile,J2)的形态特征及测量值与国际报道描述的马铃薯金线虫(G. rostochiensis)一致。分子鉴定表明:该线虫28S rDNA-D2/D3区PCR扩增产物为784 bp,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马铃薯金线虫相似度为99.11%~100.00%;其mtDNA-cox1区扩增产物为447 bp,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马铃薯金线虫相似度为99.28%~99.3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线虫28S rDNA-D2/D3区序列和mtDNAcox1区序列均以100%的支持率与马铃薯金线虫聚于同一分支。经马铃薯金线虫特异性引物ITS5/PITSr3鉴定,该线虫能扩增出约430 bp的条带,与已报道的马铃薯金线虫一致。【结论】确定...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金线虫原产于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脉 ,与马铃薯共同进化 ,19世纪初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后 ,欧洲开始大量引进优良、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随土壤粘附在马铃薯种薯上 ,一同传入欧洲 ,再从欧洲传到世界其他地区。马铃薯金线虫在我国尚无分布 ,马铃薯金线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并且是中俄 (中方提出 )、中罗、中南、中匈、中蒙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线虫病害。1 分类地位线虫纲 (Nematoda) ,垫刃目 (Tylenchida) ,异皮线虫科 (Heteroderidae) ,球孢囊…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孢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 pallida, 是马铃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 一般造成30%的产量损失, 在热带发病严重地区, 产量损失高达80%~90%, 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严重性, 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目前尚无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的发生报道, 但随着贸易全球化, 马铃薯孢囊线虫传入我国的风险日趋增高?本文主要对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经济损失?生物学特性?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和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旨在为防止马铃薯孢囊线虫入侵我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TaqMan探针进行马铃薯金线虫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孢囊线虫是全球性的植物检疫性线虫,亦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针对马铃薯金线虫ITS序列,设计了引物和TaqMan 探针,使用15个马铃薯孢囊线虫群体和4个其他孢囊线虫样品进行验证,可高度灵敏地检测单个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或幼虫,并可进行定量;最高检测灵敏度达到10fg;同时开展了混合样品和未知样品的检测,证明了引物的专化性和TaqMan探针的特异性。该检测方法可自动化检测马铃薯金线虫并进行定量,适合进行标准化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已在云南、贵州、四川3省7县(市)发生危害,产区内多个种薯基地受到传播威胁。通过西南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对马铃薯金线虫的抗性鉴定、分子标记检测及田间抗性评价,明确已知抗病基因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马铃薯金线虫应急防控、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和良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云南马铃薯金线虫群体对15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室内盆栽接种,计算最终单株孢囊数和相对感病性,根据抗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抗性评价;同时利用57R和TG689分子标记鉴定抗马铃薯金线虫H1,以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的BCH分子标记为对照;并于2020年和2021年在云南省昭通市开展两年度的田间试验,在播种前和收获后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并分离孢囊,计算播种前初始群体密度(Pi)、最终群体密度(Pf)及平均繁殖系数(Pf/Pi)。马铃薯现蕾至始花期测定株高,收获时测定产量。【结果】15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中的云薯505、宣薯5号、会薯15号、会薯19号以及云薯304共5个品种为高抗品种,马铃薯金线虫基本不能在这些品种上繁殖;丽薯6号、宣薯6号...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是跟随马铃薯一同进化的一种马铃薯寄生性线虫,其对马铃薯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没有彻底根除方法的情况下,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控,将会给马铃薯产业造成重大损失。本文综述了马铃薯金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与传播、植物寄主范围、田间危害症状、产业经济影响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科学防控马铃薯金线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