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2篇
  免费   1403篇
  国内免费   2013篇
林业   2188篇
农学   3476篇
基础科学   2536篇
  1507篇
综合类   19007篇
农作物   2560篇
水产渔业   1708篇
畜牧兽医   13740篇
园艺   2486篇
植物保护   2320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1421篇
  2021年   1562篇
  2020年   1465篇
  2019年   1926篇
  2018年   846篇
  2017年   1490篇
  2016年   1632篇
  2015年   1752篇
  2014年   2288篇
  2013年   2236篇
  2012年   3099篇
  2011年   3047篇
  2010年   2857篇
  2009年   2852篇
  2008年   2926篇
  2007年   2447篇
  2006年   2070篇
  2005年   1842篇
  2004年   1394篇
  2003年   1406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1082篇
  2000年   895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60篇
  1995年   568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485篇
  1992年   456篇
  1991年   445篇
  1990年   395篇
  1989年   325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紧扣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点,以勇当农村改革探路者为使命,奋力种好农村集成改革"试验田"。"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核心指标领跑全区,网上办事率98.5%,网上申请率98.5%,按时办结率100%, 率先在全省推进"肥药两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吕珽  陈虹吟  汤承  岳华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8):2361-2368
旨在调查川西北牦牛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并分离病毒。采用RT-PCR方法,对采自川西北15个牧场的72份牦牛腹泻粪便样本和其中5个牧场的15份腹泻牦牛血清样本进行MRV检测,阳性样本进一步用分型PCR确定其血清型。结果显示,粪便样本中MRV检出率为20.83%(15/72),血清2型的比例为60%(9/15);血清样本中MRV检出率为40%(6/15),血清2型的比例为83.33%(5/6);未检测到其他血清型。成功地从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MRV血清2型毒株(TCID50为4×10-8.56·mL-1),并获得长度为23 587 bp的分离株全基因组,该分离株与中国猪源毒株的遗传关系最近;与GenBank中所有的MRV S1基因相比,该分离株有4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本研究从牦牛中检测到MRV,并分离到1株牛源MRV血清2型毒株,为进一步研究MRV血清2型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肽聚糖提取工艺及其结构,本实验以纳豆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然后经三氯乙酸、乙酸钠、氯仿、甲醇、胰蛋白酶处理等操作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肽聚糖并对其组成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的纳豆芽孢杆菌细胞壁得率为45.8%,纯化后得到的肽聚糖得率为8.5%。所得纳豆芽孢杆菌胞壁肽聚糖中总糖占39.77%,蛋白质占54.47%,总脂含量占4.5%。溶菌酶溶解实验9 h后眼观变为澄清。经红外光谱(IR)和高效液相分析提取的肽聚糖样本与肽聚糖已知结构特征相一致。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经溶菌酶水解后的肽聚糖分子量约为60 ku。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职业能力标准和实训评价体系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基于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钳工技能实训的特点,以钳工技能操作能力、安全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等多个评价要素,建立了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钳工技能实训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可以为钳工技能实训的教学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氮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氮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6.
利用祁连圆柏整株生物量与生长指标数据,为估算祁连圆柏林的生物量估算提供参考。通过野外调查,共获取了63株祁连圆柏天然林样木生物量与生长指标实测数据。用其中50株样木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用其余的13株样木数据对模型可靠性进行检验,构建器官生物量与生长指标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单木水平下,树干生物量模型的R2adj为0.96,均方根、模型有效性和残差系数分别为0.50、0.85和0.05;枝条生物量模型的R2adj为0.897,均方根、模型有效性和残差系数分别为0.69、0.80和-0.66;叶生物量模型的R2adj为0.61,均方根、模型有效性和残差系数分别为0.54、0.86和0.15;根生物量模型的R2adj为0.93,均方根、模型有效性和残差系数分别为0.12、0.997 和-0.01。在调查数据范围内构建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祁连圆柏生物量与生长指标间的关系,形式简单、使用方便;与实测值相比,树干与叶生物量模拟值偏小,枝和根偏大。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河南省信阳市种植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对27份花生品种青枯病田间病圃进行鉴定,计算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27个供试品种中,中高抗品种共10个占总数的37%,3个品种类型各筛选出2个抗病品种。6个抗病品种发病规律表明,7天和14天病情指数增长较快,21天后基本无变化。高油型花生‘远杂9102’和‘信花425’,高油酸型花生‘信花14号’和‘驻花11号’,普通型花生‘远杂21号’和‘豫花149号’为适宜信阳种植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从疑似禽霍乱病死鸡中分离一株细菌,采用16SrRNA方法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分析其血清型为A型,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多粘菌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高度耐受.本研究结果为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长三角地区扁豆优异种质进行鉴定试验。[方法]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扁豆优异种质的初步鉴定,基本掌握了其生育期、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抗逆性等。[结果]各参试品种熟期适当、抗逆性好,其综合表现均优于本地种红扁豆(对照)。特别是苏扁1605、绿宝-交大、苏红绣鞋-1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突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结论]苏扁1605、绿宝-交大、苏红绣鞋-1可进行小范围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