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干扰强度下丝栗栲天然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为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主要指标,分析了以丝栗栲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TCK处理)及轻度干扰(TCR处理)、强度干扰(TCQ处理)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3种处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TCK处理TCR处理TCQ处理,其中TCR和TCQ处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比TCK处理降低29.1%和63.6%;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分别比TCK处理降低55.3%和74.5%。乔木层香农-威纳指数依次为:TCK处理(2.917)TCR处理(2.633)TCQ处理(1.784);灌木层依次为:TCK处理(2.941)TCR处理(2.450)TCQ处理(1.525)。乔木层和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依次为:TCR处理TCK处理TCQ处理。[结论]丝栗栲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高,林分较稳定,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站于1991年12月开始进行了黧蒴栲容器直播,容器移苗和大田移栽育苗对比试验,及种子阴干与晒干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种子只宜阴干,沙藏种子催芽移栽发芽率比直播育苗高44%-49%。  相似文献   
3.
杉木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杉木与闽粤栲混交林分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特征和林分的持水量、土壤物理性质、渗透性、抗蚀性及水文效益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杉木闽粤栲混交林林分的总持水量、土壤渗透速度、林分地表抗冲刷能力、涵养水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这些说明杉木与闽粤栲以3∶1混交的林分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能力,截持雨水,减少雨水对林地的冲刷和侵蚀,增强土壤抗蚀性,提高水文效益,从而提高林分的固土保水功能。  相似文献   
4.
黧蒴栲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材早,是开发潜力较大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作者在多年栽培试验基础上,总结了黧蒴栲人工林培育配套技术措施,可为该树种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以及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为今后深入了解掌握丝栗栲林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过程及其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调查以及室内分析得出的有机碳数据,利用双指数模型法,在Origin 8.6软件支持下拟合出活性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碳含量均呈现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以及4月较低,8月最高,之后逐月降低的时间变化特点。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虽然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含量相同的垂直剖面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只有0—20cm表层土壤表现出显著性变化。[结论]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与微生物、温度和活性碳含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但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活性碳含量变化更为一致,二者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黎蒴栲混交林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别研究了异龄马尾松、黎??混交林的生物现存量、净生产量、热能和生产结构.结果表明:该混交林的总现存量、乔木层净生产量和现存能量分别比英对照纯林高47.75%、112.99%和46.37%.混交林中马尾松乔木层现存量、净生产量和现存能量分别比纯林高6.82%、7.60%和6.82%.生产结构为:混交林的同化部分与非同化部分的比例略高于纯林;混交林中生产量的垂直分布较均匀,光能利用更充分.总的看来,混交林的生产力较高,形成了更合理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7.
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南平市郊林场封山育林近熟期不同坡位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其结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凋落物干重、每公顷凋落物持水量均与乔木层和群落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与灌木层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与草本层优势度关系不密切,均与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层)和群落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关系不密切;每吨凋落物持水量与乔木层物种数、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乔木层生态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不密切,与各层和群落优势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196℃)保存后发芽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的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闽粤规律性中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当无防冻剂预处理,15%MC+MF-QT组合中,种子发芽率最高,膜伤害最小。与种子相比,用离体胚作为超低温保存材料效果要好,其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基本上能够维持超低温保存前的水平,最佳组合为15%MC+MF-ST,若能够辅以防冻剂预处理,则超低温保存效果更佳,最佳组合为15%MC+QF-QT+15%二甲亚砜+10%蔗糖+10%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9.
人促米槠、闽粤栲速生丰产林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顺昌县郑坊乡榜山村14.9hm~211年生人促米槠速生丰产林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及生物量(干重)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07m·a~(-1)、0.66cm·a~(-1)、18.0m~3·hm~(-2)·a~(-1)及10.78t·hm~(-2)·a~(-1);顺昌县际会乡谢屯村13.1hm~210年生人促闽粤栲速生丰产林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31m·a~(-1)、0.88cm·a~(-1)、23.5m~3·hm~(-2)·a~(-1)及11.64·t·hm~(-2)·a~(-1)。本文还对其林分起源、树相、树种组成、径阶分布等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卢招雄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10-111,133
分析了不同封育时间闽粤栲群落的凋落物特征随不同立地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封育时间闽粤栲群落每hm2凋落物干重、每t干物质持水量及每hm2凋落物持水量随立地因子变化较小,t检验结果表明:每hm2凋落物持水量达到显著水平.从不同封育时间来看,封育20年后闽粤栲群落的凋落物每hm2凋落物干重、每t干物质持水量及每hm2凋落物持水量比封育10年后闽粤栲群落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封育20年后凹形每hm2凋落物干重、每hm2凋落物持水量与封育10年后凹形每hm2凋落物持水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凸形每hm2凋落物干重、每hm2凋落物持水量则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