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4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多基因、多位点遗传的特点,易复发,治疗有一定难度。我们采用雷公藤乌蛇丸治疗60例银屑病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02—2012-0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银屑病患者,根据《皮肤性病学》第8版银屑病相关诊断标准确诊,排除12岁以下儿童以及孕产妇。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3~72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雷公藤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表型性状,研究形态标记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叶片大小、叶背白粉、花序大小等主要分类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其变异是连续的,而且地理分布也是连续的;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均能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但不同种源生长情况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现行分类问题值得商榷,两者应属同一种植物,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遗传多样性预示着遗传改良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BRP固相萃取小柱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雷公藤干浸膏、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中四种成分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0.5%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雷公藤半成品、制剂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内酯甲4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内酯甲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2.50%、94.93%、99.36%、92.29%,RSD分别为4.70%、6.41%、5.90%、4.36%。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雷公藤内生真菌的雷公藤甲素合成能力以及内生真菌间互作对雷公藤甲素合成的影响,本试验从雷公藤中筛选出1株产雷公藤甲素的内生真菌NS-1,鉴定为Fusarium nisikadoi;通过NS-1与其它内生真菌共培养,发现青霉菌属(Penicilliumn)内生真菌NS-8能够显著促进NS-1的雷公藤甲素合成(P<0.05),是对照的1.6倍.以此为基础,通过制备和添加NS-8菌丝体提取物和发酵液诱导子,进一步研究内生真菌NS-8诱导子对NS-1雷公藤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S-8发酵液诱导子促进了NS-1的糖消耗速率,提高了NS-1生物量和培养液pH值,明显促进了NS-1胞外雷公藤甲素的积累,最高含量是对照的4.2倍;NS-8菌丝体提取物诱导子对培养液pH值的影响不显著,NS-1糖消耗速率略有下降,对NS-1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胞外雷公藤甲素含量低于对照.两种诱导子对NS-1胞内雷公藤甲素合成均未呈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NS-8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强化NS-1雷公藤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昆明山海棠蜜是蜜蜂采集昆明山海棠的花蜜酿造而成的蜂蜜,在这里以HPLC检测存放了不同时间昆明山海棠蜜中的主要毒性成分雷公藤甲素(TW)的含量,即昆明山海棠花期采集的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以及在常温下存放了3个月及6个月后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当昆明山海棠蜜经萃取洗脱后,采用反相C18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以218 nm为检测波长,检测昆明山海棠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花期采集的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0.95±0.09μg/g;存放了3个月和6个月后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为0.46±0.02μg/g和0.07±0.006μg/g,雷公藤甲素随着存放的时间降解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枝条作材料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扦插时间为12月前后,成活率超过98%,在2-3月移栽扦插苗,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回流方法提取,磺化-硅胶柱纯化,气相色谱法(GC)测定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根中9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2个种源3个繁殖部位繁殖生长5年的雷公藤(TJ、TG、TZ、YJ、YG、YZ)中农药总滴滴涕残留量分别为0.004 5、0.001 4、0.000 8、0.001 2、0.003 6、0.003 3μg/g,总六六六残留量分别为0.027 6、0.061 4、0.056 3、0.043 2、0.048 7、0.032 7μg/g。五氯硝基苯残留量分别为0.001 9、0.001 8、0.001 5、0.001 6、0.001 6、0.001 9μg/g,均小于《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规定的中草药有机氯残留标准。研究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5年生雷公藤中农药含量,为雷公藤质量保证提供了科学依据,就农药残留而言,湖北阳新种植基地适合种植雷公藤。  相似文献   
8.
抗癌植物药     
目前已发现的由植物提取的抗癌新药或抗癌成分有紫杉醇类抗癌药、喜树碱类抗癌药、鬼臼毒素类衍生物、雷公藤内脂醇类化合物等等,此外还有营养辅助剂中的防癌抗癌成分,如绿茶中的茶多酚等。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属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相似文献   
10.
利用植物与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以芥菜和雷公藤为材料,对小菜蛾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芥和皱叶芥诱集小菜蛾产卵效果较好,摘除部分叶子的大叶芥和皱叶芥效桌更好。雷公藤乙醇提取物浓度在1.5%以上,喷洒3d后对小菜蛾的防效在70%以上。芥菜的诱集和雷公藤的毒杀结合,可达到生物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