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鹰潭的实际情况,对21世纪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和水土保持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鹰潭市的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城市绿化建设的原则、目标、总体布局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11995年以来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鹰潭市体制改革以后,为了解决新兴城市居民吃菜问题,市政府在月湖区近郊,贵溪沿江两岸,余江锦江老菜区等处开发商品蔬菜基地,蔬菜供应量占鹰潭市场总量的80%以上,生产旺季每年还有部分销周边市县,蔬菜生产有了很大的起色。我市蔬菜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10万亩到现在已突破20万亩。由于市委、市政府对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视,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开发蔬菜生产,改善生产环境,增加各种设备,基地状况大为改观,目前菜区有喷、滴灌面积1200亩,打水井千余口,提水抽水机五千余台,抽水用电架设到田间地头,解决蔬菜灌溉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8年,鹰潭市为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在全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本文结合鹰潭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开展,对我市该项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业》2015,(5):49
<正>2014年各地农业部门认真履行农资打假牵头职责,会同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切实保障了全年粮食丰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据统计,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全年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6510件,移送司法机关86件,捣毁制假窝点68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72亿元。其中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地农业部门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紧抓线索,深挖源头,依法查处了一批制售假劣农资大案要案。为震慑不法分子,农业部对外公布了13起假劣农资典型案件,其中农药案件5件,种子案件3件,兽药、饲料案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鹰潭市渔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渔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现代渔业发展的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欧盟国家茶叶市场的需求,我国出口茶叶的农残问题,以及鹰潭市发展有机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提出加快鹰潭有机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森林防火管理信息系统为森林防火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直观的各类信息。经过近年来的实际运用,效果较好。本文就应用情况作一阐述,为该系统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鹰潭市林地资源流转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述了全市林地资源流转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和成效,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流转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三生空间"视角下,定量分析鹰潭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协调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政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方法]基于鹰潭市2010、2014、2018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进行分类,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10—2018年鹰潭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生态环境效应.[结果](1)2010—2018年,鹰潭市"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生态用地减少,生产、生活用地增加.土地转出面积最多的为林地,共计3860.60 hm2,转入面积最多的为农业生产用地,共计1581.72 hm2.(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波动的趋势,在2010年为0.6055、2014年为0.5962、2018年为0.598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010—2014年间降低,但在2014—2018年间上升.(3)2010—2018年,鹰潭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存在生态改善与恶化两种趋势,最终抵消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林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用地等生态环境质量较低的生产用地转为林地和草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结论]鹰潭市生态环境自2014年开始得到有效改善,但总体看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大于生态改善的趋势,定量研究鹰潭市过去9年的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能为鹰潭市的生态建设提供数据、理论支撑.针对生态用地减少等问题,鹰潭市未来要科学规划土地转型的方向,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为主导,协调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