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淮北狐急性、大量死亡的原因。[方法]结合病死淮北狐的流行病学材料和临床症状,对该狐进行了病理剖检、病毒检测、细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定导致该淮北狐急性、大量死亡的原因为狐狸传染性脑炎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狐紧急注射康复狐狸的血清和丙种球蛋白,并全群使用经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治疗大肠杆菌,10 d内基本上控制了疫情。[结论]广大狐狸养殖户应提高警惕,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病毒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淮北灰驴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从大群中随机选择10匹淮北灰驴,对其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进行测序,与GenBank已公布的一些驴品种的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探讨淮北灰驴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结果显示,在获得的407 bp D-loop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出28处变异位点,8处碱基对的转换以及1处颠换,其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1 95,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78,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8.911,显示淮北灰驴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D-loop区核苷酸序列的5种单倍型分析,发现淮北灰驴可能有2个母系起源,遗传距离表明,淮北灰驴与克罗地亚家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为淮北灰驴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外来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刚  张忠华  梁士楚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789-790,819
经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确定淮北地区已知的外来杂草有60种,隶属于23科。分析研究了外来杂草的危害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若礼  张东志  陈峰  张存岭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2-6712,6787
[目的]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角度出发,分析调整小麦种性布局的重要性。[方法]介绍了淮北地区2012年小麦播种和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该地区1990年以来小麦穗部冻害发生情况,并从2013年小麦穗部冻害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不同种性的小麦品种遇到低温寒流受冻程度不同,冬性和半冬性(偏冬)小麦品种抗寒能力比春性和偏春的半冬性品种强,受冻程度相对较轻。[结论]生产上应扩大冬性和偏冬的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播种面积,提高抗御小麦穗部冻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代建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78-12878,12957
[目的]筛选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5种药剂稀释后,采用喷雾法对玉米田玉米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1d,600、750、900g/hm。60%甲维·杀虫单WP的防效分别为48.02%、50.49%、52.27%;药后7d,600、750、900g/hm^260%甲维·杀虫单WP的防效分别为79.79%、94.02%、94.60%。[结论]60%甲维·杀虫单wP的最佳使用剂量为750g/hm^2。  相似文献   
6.
淮北平原土壤高光谱特征及有机质含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龙妹  张平  卢宏亮  刘斌寅  赵明松 《土壤》2019,51(2):374-380
以安徽省淮北平原的蒙城县为研究区,采集131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采用Cary 5000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光谱反射率,分析该地区典型土壤类型的光谱特征,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光谱预测模型。首先比较不同光谱变换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光谱预测建模的影响;其次根据光谱相似性对土壤样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光谱分类的有机质光谱预测精度。结果表明:①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不同土壤类型光谱曲线在整体波段范围内趋势基本一致;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越低,曲线特征差异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②土壤光谱反射率经倒数的对数处理后,有机质光谱建模的决定系数和相对分析误差均有所提高,均方根误差降低,模型预测效果较优;③按照光谱相似性分类后建立的有机质光谱预测模型,比按土壤类型建立的光谱预测模型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氮、钾肥对大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开展了多年施用不同数量的氮、钾肥对大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大葱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产量。白庙和黄岭地区试验在氮肥(纯N)水平为225、300 kg/hm~2时,大葱经济产量分别增加11.9%~16.8%和13.2%~21.1%,平均分别增长13.9%、16.7%,大葱产量均随钾肥施用量的加大而提高。在氮肥低用量条件下,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也能有效提高大葱的经济产量,不同钾肥(K2O)用量下施氮肥大葱可增产9.9%~14.8%,平均增产12.5%;其中,白庙地区大葱产值增收26 160~41 900元/hm~2,产投比为20.22~43.21。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配伍腐秆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促腐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备受关注,然而田间条件下秸秆配伍腐秆剂后的作用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在淮北平原布设田间试验,比较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SF)和化肥+秸秆+腐秆剂(SFD)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F相比,处理SFD小麦生长后期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穗粒数及其对化肥的生理效率显著增加9.5%、18.6%、13.3%、6.2%、27.1%、85.2%和41.5%(P0.05),籽粒产量亦有增加趋势(增幅为5.1%);而处理SFD与处理SF相比,除成穗数、氮肥吸收利用率和磷钾肥生理效率略有增加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在0.3%~26.3%之间。从而可知,在淮北平原进行秸秆化肥配施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当季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氮肥的生理效率和提高产量,配伍腐秆剂不会提升秸秆化肥配施还田的促生增效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给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植株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合自然低温下田间冻害情况及产量表现等,对主栽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返青期-12℃以下时品种的抗寒性急剧下降;播期间小麦植株的抗寒性表现为:晚播>适播>早播;电解质渗出率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地域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不同区域育成品种抗寒性强弱表现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筛选出一批抗寒高产品种,如‘良星66’、‘山农20’、‘济麦22’、‘烟农19’等,可作为安徽淮北地区早播条件下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在淮北麻鸡宰杀及冷藏工艺过程微生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危害性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应用HACCP理论指导生产,在生产过程通过控制车间环境卫生、加强操作人员卫生管理、严格工艺流程管理及监控、控制冷链温度等措施,可以减少鸡肉微生物初始污染,保证原料肉的质量安全。关键题:淮北麻鸡;宰杀;冷藏;HAC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