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1.
红茶菌是以糖茶水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形成的一种功能性茶饮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红茶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全球销售量也呈指数增长。本文重点梳理了红茶菌中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共生关系,概括了原料、培养条件和菌种组成对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归纳了红茶菌在抗氧化、抑菌、护肝、提高免疫力和防癌抗癌方面的保健功能研究。红茶菌生产中,活性大分子的鉴定和形成机制、各菌种的益生效果、发酵罐水平的精准调控、产品稳定性提升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本文展望了红茶菌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红茶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茶菌和中草药红茶菌在体外对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MIC),研究红茶菌与中草药红茶菌对霍乱弧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红茶菌与中草药红茶菌对霍乱弧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是中草药红茶菌原液对高浓度的霍乱弧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结论]与红茶菌相比,中草药红茶菌对霍乱弧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对霍乱弧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罗长辉  但忠  赵凯  蒋盛军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1689-1693
以银合欢叶含羞草素降解为单一指标.利用红茶菌液、嗜酸乳杆菌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液及植物乳杆菌液为发酵菌液,对银合欢叶的脱毒效果进行研究.以便选取有效的脱毒菌.结果表明,红茶菌液与嗜酸乳杆菌菌液等比例混合液对银合欢叶含羞草素降解效果最好.当菌液接种量为8%,固体密封发酵30d.银合欢叶中含羞草素降解率能达到82%左右,降解效果明显.这为拓宽银合欢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草药红茶菌的细胞、乳鼠毒性以及对口蹄疫病毒在体外的抗病毒活性。[方法]将中草药红茶菌过滤,用细胞培养液稀释,分别接种在BHK21细胞上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评价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将中草药红茶菌用灭菌水稀释,分别接种3日龄乳鼠,观察乳鼠生长、健康状态和接种部位变化情况,评价其对乳鼠的毒性作用。用稀释的中草药红茶菌与浓度为1000LD_50的口蹄疫病毒等量混合,37℃条件下作用30min,接种3日龄乳鼠,观察乳鼠发病死亡情况,估算中草药红茶菌体外可杀灭口蹄疫病毒的最大使用浓度。用稀释的中草药红茶菌与口蹄疫病毒混合,接种BHK21细胞,观察致细胞病变效应,记录不同稀释度的中草药红茶菌对口蹄疫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BHK21细胞和乳鼠试验表明,中草药红茶菌在1:4稀释后,对BHK21细胞无毒性反应,并可有效抑制1000TCID_50口蹄疫病毒在BHK21细胞生长繁殖;1:2稀释的红茶菌微生态制剂对3日龄乳鼠无毒性反应,并可有效杀灭1000LD_50口蹄疫病毒。[结论]中草药红茶菌是一种安全性好且对口蹄疫病毒有较好杀灭作用的口蹄疫预防中草药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草药红茶菌在动物体内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猪20头,喷雾和口服中草药红茶菌3d后,进行O型口蹄疫毒株(猪O型O/China/99株鼠毒)攻毒试验;攻毒后,继续对猪群进行喷雾和口服给药,观察中草药红茶菌对攻毒猪的保护作用及体内抗口蹄疫病毒的作用。[结果]攻毒结果显示,低剂量给药猪3/5保护,中剂量给药猪1/5保护,高剂量给药猪0/5保护:在低剂量给药条件下,攻毒保护效果优于中剂量和高剂量;从攻毒后的第1天到第7天,陆续从试验猪全血中检测到口蹄疫病毒,其中中草药红茶菌高浓度预防组猪的口蹄疫病毒的复制水平最高,中剂量组较低,低剂量组复制水平最低。[结论]给药合适剂量的中草药红茶菌对猪体内的口蹄疫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姚建卿 《北京农业》2011,(9):112-113
红茶菌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有培养和流传,并作为民间的一种日常食用的传统饮料之一。近年来,红茶菌在日本及欧美兴起了应用和研究的新高潮。综述红茶菌的历史,红茶菌菌种分离,红茶菌培养发酵技术,红茶菌产品的养生保健作用及其机理,和对未来红茶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块根-银合欢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利用红茶菌固体发酵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红茶菌为发酵菌,采用固体发酵方式对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并对发酵时间、基料配比、水料比、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固体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d、木薯与银合欢的质量比为7∶3,H2O200ml、菌液10ml、温度30℃。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较优化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基本稳定在23.64%。[结论]该发酵工艺可有效提高SC5木薯-银合欢蛋白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废弃新会柑肉的利用率并探讨其制备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的技术可行性。【方法】以新会柑果汁为原料,红茶菌为发酵菌种,探究原料酶解预处理、柠檬酸添加量、发酵时间及pH等因素对BC产率的影响,同时探究BC膜的含水率和复水率、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性质特征。【结果】鲜榨柑汁糖度和p H平均值分别为10.9%和3.9。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添加柠檬酸和酶解预处理不能提升BC产率,以纯柑汁为原料并调节pH为6.0发酵15 d获得BC产率相对最高。BC膜的纤维直径在80~400 nm之间,结晶度均在80%以上,为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纤维材料。酶解预处理对BC膜微观结构有较大影响,纯柑汁生产的BC膜以纤细纤维为主,酶解预处理后其微观结构为球形、方形或棱柱状纤维与纤细纤维的复合形态。【结论】以新会柑果汁为原料生产的BC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和高结晶度,单因素试验最高产率达到2.25 g/L,新会柑果汁可作为细菌纤维素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9.
红茶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红茶菌发酵液是否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方法]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对发酵液菌体浓度、pH、总蛋白浓度和抑菌圈大小的影响;调节第6天的红茶菌发酵液至不同的pH,利用蛋白酶、热处理作用红茶菌发酵液,并用青霉素、糖茶水、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作参比,分别抑制供试菌,测量抑菌圈大小。[结果]发酵液总蛋白浓度与抑菌效果呈正相关;抑菌圈大小随着pH升高而逐渐降低,pH为7时最小,而后随着pH升高又逐渐增大;蛋白酶处理过的第6天发酵液抑菌效果明显降低。[结论]红茶菌发酵液中具有抑菌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