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知97和Kenta 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对室内饲养灰飞虱、人工接种与鉴定玉米粗缩病作了系统阐述,并就该技术体系在筛选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和培育抗性品种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棚内人工接种1叶1心至11叶1心期的3份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材料(DB544、沈137、90110)和3份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材料(掖107、掖478、5003),调查其发病率,明确了抗病材料7叶前的抗病性与7叶后一致,感病材料7叶后的抗病性比7叶前要强;由此认为,玉米苗期为研究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适宜时期。进而研究了相同环境条件下,网箱或网罩内灰飞虱在抗、感玉米材料上的落虫数和灰飞虱在上述6份材料上饲养死亡50%的时间。结果显示:灰飞虱对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的趋性以及灰飞虱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上的生存力差异均不显著,认为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不是通过抗传毒介体灰飞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吴正宝  吴庭友  张春云  张桥  王德江  傅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3050-13052,13054
[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 ~125.0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150.0 ~ 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 ~55%,大田病害防效在28.71% ~ 56.52%,结合无纺布覆盖育苗以及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结论]为吡虫啉种衣剂的应用及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不同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田间水稻1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罩笼接虫传毒试验,结果表明,带毒灰飞虱属持久性传毒型介体昆虫,并随虫量的增加,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400~600头/m2时发病较为明显。浸种试验显示,用25%咪鲜胺EC(使百克) 10%二硫氰甲烷EC(浸种灵) 12.5%吡虫啉SL浸稻种有控虫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09+5011-5009
采用1995~ 2011年原阳县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对应年5~6月灰飞虱虫口密度资料,对影响灰飞虱虫口密度的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3月份平均气温、5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与灰飞虱虫口密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SPSS统计平台,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测模式并进行检验订正,计算拟合准确率较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初期,内蒙岭北地区春小麦大面积发病,严重减产.病株矮化丛生,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试验证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xtellus Fallen)为主要传播媒介.病株汁液经粗提纯,电镜观察到杆状病毒质粒和病毒核衣壳螺旋状结构,并与小麦丛矮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因此认为侵染内蒙岭北地区春小麦的病原是小麦丛矮病毒(WRSV).  相似文献   
8.
A. Wu    X. Sun    Y. Pang  K. Tang 《Plant Breeding》2002,121(1):93-95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lines expressing snowdrop lectin, 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resistance to the ric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n important rice sap‐sucking pest causing yield losses and serving as vector for some important rice viruses. Insect bioassay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the GNA‐expressing homozygous lines teste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BPH by decreasing its survival, its overall fecundity and retarding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lines expressing GNA conferring enhanced resistance to SBPH.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GNA will be useful in rice pest resistance breed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breeding for the control of SBPH, and potentially alleviating damage caused by the viruses it transmits.  相似文献   
9.
农田杂草灰飞虱的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测定和*m--X回归法分析,研究了浙江地区农田杂草越冬代灰飞虱成若虫的田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成虫、若虫和成若虫混合种群趋向于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抽样数量随虫口密度增加而递减,最适理论抽样模型为n2=105.95/-X 31.2,当灰飞虱虫口密度每样方2,5,10和20头以上时,分别抽查80,50,40和30样方。以棋盘式、五点式或Z字型等取样方法较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育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将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和武运粳7号、武粳14进行杂交和回、复交,田间自然接虫,鉴定亲本及后代的抗性。[结果]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条纹叶枯病田间发病率只有5%左右,抗源均来自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Stv-bi;2007年武运粳7号、武粳14年发病率高达40%以上。抗条材料作父本或母本,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40%;2个抗条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70%以上。回、复交时抗条材料占50%,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40%,高抗株占15%左右;抗条材料占75%时,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50%,高抗株占20%左右。[结论]加强对现有水稻资源的抗性筛选,研究新的抗病基因(或位点)的遗传规律,有助于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