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水稻种植大户在南粳9108机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模生产件下南粳9108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计3个播种时间(5月14、21、28日)和3种插秧方式(硬盘机插25 cm行距、硬盘机插30 cm行距、钵苗摆栽),研究其对优良食味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5月14日)条件下,水稻钵苗摆栽产量高,品质好;晚播(5月28日)条件下,硬盘机插25 cm行距处理产量高。播期、栽插方式对南粳9108糙米率、精米率影响不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稻米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栽插、人工抛秧和机械插秧三种不同栽培方式观察南粳9108的生育特性和产量表现。不同栽培方式下南粳9108的全生育期天数依次为人工栽插人工抛秧机械插秧,主要是由于营养生长阶段明显缩短。产量表现上,人工栽插比机械插秧高10.53%,人工抛秧比机械插秧高8.79%,产量结构上主要是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的穗粒数较高。相比较而言,机械插秧比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的分蘖群体增加晚、高峰苗出现时间迟、单位面积穗数高、穗粒数少。从南粳9108生育期表现上,三种种植方式都可以在睢宁地区应用,其中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方式较为适宜,机械插秧方式下成熟期较晚,不利于后茬小麦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冬种小麦—水稻”“冬种油菜—水稻”和“冬种绿肥—水稻”3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南粳46稻米品质和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种油菜—水稻”模式提高了稻米的整精米率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是最适宜南粳46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南粳46高产优质,培育15~20 d的秧龄、叶龄3.5叶、根盘结牢固、单株白根量10条以上的壮秧,是其机插高产的基础;标准的移栽深度、株行距、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是精确定量栽培的关键技术指标。根据产量目标,结合配方施肥原理,做好机插全生育期的肥水运筹,可以有效提高南粳46的有效分蘖率,促进籽粒灌浆结实,有效穗数达到21.7万/667 m2,结实率达89.4%,从而实现600 kg/667 m2左右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稻作方式对优质稻品种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稻作方式实收单产由高到低依次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稻鸭共作和稻虾共作;整精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稻鸭共作、稻虾共作、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垩白粒率及垩白度表现为钵苗机插最高、稻鸭共作最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稻米的外观品质表现较好。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降低了南粳9108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适当提高了稻米的胶稠度,稻米RVA特征谱表现出消减值降低和崩解值提高,改善了蒸煮食味品质。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稻虾共作、稻鸭共作、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明显高于单一种稻模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插密度对南粳9108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进行了3种不同行距模拟机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20cm、25 cm机插水稻的栽插质量高于行距30 cm的栽插质量,其有效穗数显著高于行距30 cm机插水稻,但采用行距30 cm的插秧机更能改善水稻群体光能利用条件,实现壮秆大穗,提高总颖花量和粒重,增强抗病性,最终产量反而较采用行距20 cm、25 cm的处理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在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南埂长江滩地不同时期所做的杨树解析木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长量,并建立了其材积生长方程和生物量方程。结果表明:长江滩地杨树林分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森林生产力,并且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快生长,这有利于长期维持滩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有效地发挥“抑螺防病林”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长江滩地杨树的数量成熟迟于一般杨树林分,约在22年左右;长江滩地杨树树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在60%以上,树枝17%左右,树叶3%左右,树根大致在13%-19%之间,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枝叶则略有下降,而树根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9.
南粳9108与小龙虾生态种养效益分析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化市南粳9108与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的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配套技术进行了细致介绍。该模式每年在兴化市约有135 hm2左右,每667 m2可产优质稻谷400 kg以上、高品质小龙虾100 kg以上,纯效益3 000元以上,是传统稻麦两熟模式的6倍。并且其配套技术通俗易学,是一项风险小、效益稳定的种养并举生产方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南粳9108机插秧宽窄行种植方式适宜密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0 cm等行距种植为对照,探讨了宽窄行(窄行行距20 cm,宽行行距分别为30、35、40、45和50 cm)机插水稻产量的形成规律及适宜机插规格。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在宽行行距适宜范围内,宽窄行机插增产1.1%~6.5%,差异显著,增产主要归因于群体颖花量的增大、群体结构的优化和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能力的增强。其中,窄行行距20 cm、宽行行距40~45 cm的宽窄行栽插规格是实现高产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