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酸化剂、微生态制剂和寡糖单独和联合添加对‘麒麟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道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麒麟鸡’192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L8(23)完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试验,酸化剂水平为0、0.15%,微生态制剂水平为0、0.15%,寡糖水平为0、0.10%,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15%酸化剂可提高‘麒麟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单独添加0.15%微生态制剂对‘麒麟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胃蛋白酶活力;单独添加0.10%寡糖可降低‘麒麟鸡’生长性能和胃蛋白酶活力;0.15%酸化剂、0.15%微生态制剂和0.10%寡糖2种或3种联合添加对提高‘麒麟鸡’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力的互作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低聚糖改善小麦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从小麦细胞壁提取的低聚糖处理小麦的悬浮培养细胞和愈伤组织,并从这两种处理材料中都分离出抗毒素.这种通过低聚糖处理而诱导积累的抗毒素对小麦赤霉病病菌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的机制是抗毒素引起菌丝生长点膨大、破碎和解体.从而抑制了菌丝的正常增殖.同时.用低聚精直接处理小麦的大田植株.适宜浓度的低聚糖可以降低锈病和白粉病感染麦株的程度,改善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单一寡糖和复配寡糖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生菜品种“意大利耐抽薹”作为研究对象,以80mg·L-1的纤维寡糖(ZH-A)、低聚木糖(ZH-B)、甲壳低聚糖(ZH-C)和以上3种寡糖等质量比的复配寡糖(ZH-M)以及多糖海藻酸钠(GY-D)对定植后的生菜进行4次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从定植后的第3天(三叶一心)开始,每隔2d连续喷施4次,至采收期(定植23d)测定生菜的生长特征(生物量、叶面积、荧光光合)、根系表型特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品质特征(可溶性糖、叶绿素、Vc、硝酸盐)。结果表明:单一寡糖、复配寡糖及海藻酸钠多糖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生菜生物量;纤维寡糖(ZH-A)对促进根系生长及降低硝酸盐含量具有显著效果;甲壳低聚糖(ZH-C)对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复配寡糖对生菜地上部、地下部及品质的增长和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寡糖和多糖,采收期地上部鲜重及叶面积分别增加52.58%和57.60%,根干重、总根长、总体积及总表面积分别增加35.07%、89.10%、49.23%和40.68%,可溶性糖增加25.20%,叶绿素含量增加21.50%,Vc含量提高12.08%,硝酸盐含量降低27.65%。综上可知,不同寡糖对生菜生长特征和生理性状的作用效果和调控机制具有明显差异;复配寡糖对生菜促生长和提品质的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寡糖。  相似文献   
4.
低聚糖体外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低聚糖对肠道有益菌的体外增殖促进效果,研究低聚糖对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有显著的增殖促进作用,说明这些菌株能够利用低聚糖。  相似文献   
5.
寡糖对向日葵锈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寡糖对向日葵锈菌侵染的影响,在向日葵苗期用寡糖处理并接菌后对锈菌夏孢子的萌发率和侵入率以及气孔开闭进行了观察,并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入侵位点酚类化合物的积累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寡糖处理后锈菌夏孢子的萌发率和侵入率均显著降低,而气孔关闭率显著升高。同时,在接种后12 h时,大量的侵入位点产生了酚类化合物的积累,说明寡糖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向日葵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6.
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技术回收大豆乳清中的异黄酮和低聚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用树脂及活性碳吸附方法回收大豆乳清废水中的大豆异黄酮和低聚糖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树脂及活性碳吸附饱和曲线,研究了异黄酮和低聚糖的洗脱条件,建立了该法处理大豆乳清废水回收大豆异黄酮和精制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处理1t废水,约可回收40%的大豆异黄酮130g,精制大豆低聚糖浆9kg,并将乳清废水的COD和BOD分别由13600和7800降至960和340。本法处理乳清废水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寡糖诱导向日葵抗锈病过程中的信号转导途径,利用寡糖、水杨酸(SA)、茉莉酸(JA)预先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1d后接种锈菌,通过对植株体内脂氧合酶(LOX)活性及SA含量的测定,并通过RT-PCR对SA、JA信号途径的标记基因PR5和PDF1.2等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初步确定诱导抗性表达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表明:经寡糖诱导后,向日葵叶片内LOX活性降低,SA含量上升,且诱导水杨酸途径标记基因PR5表达量增加。结果说明寡糖诱导向日葵抵抗锈病主要与SA介导的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免疫低聚糖对中国对虾的免疫效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证实免疫低聚糖(D-氨基葡聚寡糖,D-Amino-Oligosacellaride)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不同剂量的注射及饲料投喂实验.结果表明,注射免疫低聚糖可显著增强中国对虾酸性磷酸酶和溶茵酶等血清免疫指标,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且饲料中添加量≥3‰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体外累积发酵产气法和16Sr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研究了来自香菇、银耳和黄芪的天然免疫活性多糖(LenE,TreE和AstE)及酵母胞壁甘露寡糖(MOS)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多糖提取物的总糖含量均占干物质的60%以上,而MOS总糖含量在90%以上。多糖和寡糖具有不同的发酵模式;MOS、AstE和LenE三种糖的发酵模式相似,呈一阶段发酵模式;TreE呈两阶段的发酵模式。三种糖中,MOS和AstE发酵速度较TreE快。MOS和AstE在发酵后总VFA产量最高,pH最低;黄芪多糖发酵后产生较多的直链脂肪酸和较低的氨。这些多糖和寡糖提取物影响肠道微生物的活性和组成成分,体现在发酵模式和发酵终产物的显著改变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来自香菇、银耳和黄芪的天然免疫活性多糖(LenE,TreE和AstE)及酵母胞壁甘露寡糖(MOS)在体外发酵后,均具有显著改变鸡盲肠微生物发酵终产物的含量和盲肠微生物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