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17篇
  11篇
综合类   2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杉花粉囊为纵向开裂,雄球花在雨季对花粉具有保护功能;雌雄球花和花粉都对风媒传播发生了适庆性变化;花粉的散发,传播,沉降和空间分布,出现规律性变化,并受降水,气温,风力和大气湿度的综合影响。针对花粉散发特性,提出了经营种子园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母树年龄、采穗部位、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激素处理对柳杉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树树龄和扦插时间是影响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扦插基质、采穗部位、激素处理对扦插成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尖杉枝叶粉末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枝叶干粉末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每盆(2kg土)施用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0、15及20 g三种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初侵染相应推迟4、6、10天,并能减少侵染量,降低根结增长率,显著减轻花生根结线虫病病情.大田小区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相似,每小区(5m2)沟施三尖杉枝叶干粉末120、80、50 g,处理后34及53天的2次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9%、82%及50%,施药对照10%益舒宝颗粒剂25g处理(相当于45kg/hm2)为74%.综合使用剂量及花生生长情况,建议沟施150kg/hm2三尖杉枝叶干粉为宜.  相似文献   
4.
总结泡桐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栽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泡桐属(Paulownia)分类管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泡桐属(Paulownia)在1835年建立以来,至1938年,中外研究者先后发表的新种达18种、3变种,嗣后又相继发表了若干新种,经胡秀英和《中国植物志》分别归为六种和七种一变种。到目前为止,又相继发表了不少新种和变种,泡桐属共有26种7变种(包括异名)。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近年来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标本、资料,对泡桐属分类中存在的异名处理和种与变种废、留欠妥以及泡桐属的归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宜昌泡桐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生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宜昌泡桐(Paulownia sp.)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着重探讨了与育性有关的机制。结果表明,宜昌泡桐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败育现象。雌配子体的败育和大量落蕾是宜昌泡桐不结实或少结实的直接原因。还探讨了宜昌泡桐种群内存在着明显育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泡桐—玉米—小麦—棉花”组合的鄂中丘陵旱地“农—桐”生态工程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小麦—芝麻”模式相比,该模式对丘陵旱地农田的风速和土壤水分状况均有显著地改善,能够使风速降低27.70%~45.60%、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严重干旱的季节平均提高2.10%。另外,该模式对年生长季节的利用增加了132%~141%;对年活动积温(≥10℃)的利用率增加了139.80%~148.90%,这为我国广大丘陵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质和激素对无刺枸骨扦插成活率及其生长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刺枸骨在5种不同基质中,以及在经用NAA,IAA和IBA等3种激素处理的山黄土中扦插后,对其下端伤口愈合率、生根率、成苗率以及苗高、地径、新梢长、根数量、最大根长、最小根长、根系幅度和鲜重等11个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号基质(山黄土与珍珠岩容积比为1∶1)中插穗下端伤口愈合率、生根率、成苗率分别为90.67%,85.33%和71.33%,高于其他基质中的插穗,且3号基质中苗高、新梢长、最大根长、最小根长和鲜重等5个指标的平均值也都优于其他几种基质,与对照(砻糠灰)相比,增幅分别为0.18%,55.56%,22.80%,30.00%和13.66%;100 mg/L NAA浸泡2 h或1 000 mg/L IBA速蘸5 s,能显著提高插穗的下端伤口愈合率、生根率和成苗率。其中,经100 mg/L NAA处理过后的插穗,其苗高、新梢长、根系数量、鲜重等指标较对照(清水)增幅分别为18.79%,128.57%,43.90%和14.39%,生长优势最强。  相似文献   
9.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越冬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兰考泡桐一年生苗木 芽休眠期进行不同的平埋处理,结果表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实施平埋是可行的,苗木面芽越冬率无显著性差异;平埋覆土类型(粘土、沙土、两合土)对顶芽越冬率无显著性差异;平埋方式(顶芽不埋,其它部位平埋;干部不埋,其它部位平埋;整株平埋)对苗木顶芽越冬率影响差异显著;平埋深度对苗木顶芽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为显著,兰考泡桐苗木体面 芽失水速率高于侧芽和枝条,顶芽相对含水素与旬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控制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的条件下,以白花泡桐、毛泡桐、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无性系为材料,运用物候学观察、杂交试验、树木逆境生理学试验、引种试验和反证法证明的方法研究了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结果表明:冬季的低温胁迫和水分胁迫单独或共同的作用导致泡桐顶芽死亡.初步提出"低温-水分胁迫假说"(The hypothesis of low-temperature stress and water stress)作为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