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在湖北省浠水县通过大田小区试验,针对水稻品种新两优223作再生稻栽培开展了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研究,基本查明了该品种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规律,种植该品种N、P_2O_5、K_2O的两季推荐总施用量分别为275、95、27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高产优质抗倒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106在安徽黄山大面积示范表现的基础上,从播种育秧、栽植、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新两优106实现高产、稳产、抗倒的栽培关键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冉  周桂香  李勇  何刘  张从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38-9439
[目的]为水稻品种新两优香4筛选适宜的移栽秧龄。[方法]通过同期播种、不同秧龄处理,研究秧龄对水稻品种新两优香4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秧龄的延长,新两优香4产量出现不同幅度的减产,尤其是当秧龄达49 d时减产幅度较大。[结论]新两优香4的秧龄弹性较好,其移栽秧龄在42 d以内时,对产量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量对新两优6号产量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新两优6号产量因子的影响,探索适合广西桂中地区超级稻最佳施氮水平。【方法】2009年,以超级稻新两优6号为材料,进行不施氮(N0)、189kg/ha(N1,比当地施氮水平降低30%)、270kg/ha(N2,当地施氮水平)、351kg/ha(N3,比当地施氮水平提高30%)4个不同施氮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N2较N1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各处理的有效穗、理论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比对照具有极其明显的优势。【结论】施氮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新两优6号适宜的施氮量为每公顷纯氮270kg。  相似文献   
5.
新两优6380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核不育系03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在2004—2006年江苏和国家中籼区试中,产量均居参试组合第1位,比对照极显著增产;耐纹枯病、抗褐飞虱,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较强,综合抗性突出;米质优良,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适应性广,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中上等肥水条件下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